[发明专利]含有苯噻菌酯和嘧菌酯的具有杀菌作用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169.2 | 申请日: | 201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侯恩广;张业祥;刘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78 | 分类号: | A01N43/78;A01N43/5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苯噻菌酯 嘧菌酯 具有 杀菌 作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以苯噻菌酯与嘧菌酯为有效成分,可防治植物白粉病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苯噻菌酯,具有广谱杀菌活性,除对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效外,对黑星病、炭坥病、褐斑病、灰霉病、玉米小斑病、稻曲病、橡胶麻点病菌、香蕉褐缘灰斑病、橡胶黑团孢叶斑、橡胶黑团孢叶斑病菌、香蕉枯萎病、油菜菌核病、柑橘蒂腐病等均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活性。并对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
嘧菌酯,具有广谱杀菌活性,嘧菌酯可用于谷物、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嚓菌酷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对地下水、环境安全。它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等特点。并对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菌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黑腥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
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要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农业上重要的瓜类白粉病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寄主范围广,在瓜类作物生长后期经常发生,特别容易产生抗性。在一些白粉病危害严重的地方,常见的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单独使用已经没什么效果。三唑酮等由于大面积使用,也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抗药性,并容易产生要害。
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药性的白粉病,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比不上病菌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
不同品种成分的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最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的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目前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的复配及应用尚无人报道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的提供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嘧菌酯的具有杀菌作用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嘧菌酯的具有杀菌作用的组合物,组合物含由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组成的有效成份。
上述组合物中,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的质量比为1:9—9:1。
进一步,组合物中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的以质量比为1:7—7:1。
进一步,组合物中,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的以质量比为1:5—5:1。
进一步,组合物中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的以质量比为1:3—3:1。
进一步,组合物中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的以质量比为3:7。
上述组合物,实际应用时制成不同的应用剂型,包括乳油,微乳,水乳,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在制成的不同的农药制中,苯噻菌酯与嘧菌酯二者累积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1%—99%之间。
上述含有有苯噻菌酯和嘧菌酯的具有杀菌作用的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以苯噻菌酯与嘧菌酯为有效成份,对防治植物白粉病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为了防止农业上产生抗性的病菌,申请人以苯噻菌酯、嘧菌酯等成分进行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试验采用黄瓜上的白粉病和小麦白粉病为测试现象,具体方法为:
1、试验材料为黄瓜白粉病。试验药剂为厂家提供原药,由申请人配制成需要的制剂。将田间采回的黄瓜白粉病叶带回室内,在21℃左右保湿培养24h促进病斑上形成更多的孢子,然后用无菌水洗下,稀释在低倍镜下(10×15)每个视野中3-5个孢子为宜,并在孢子悬液中加入0.25%的明胶以提高孢子在叶面的粘着性。
试验采用叶片保湿接种的试验方法。当盆栽黄瓜长到第3至4片真叶展开后选长势旺盛,生长较均匀的供接菌试验(没盆植5株苗),没处理重复8次。在预处理的基础上设置系列浓度,然后各处理先按常规常量喷药,24h后接菌,每盆喷菌液5ml,接菌后保温(21-24℃)保湿(相对湿度大于90%)以保证病菌入侵。发病稳定后,按照黄瓜白粉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病情指数,并与空白对照做药效评价。
分析方法:
1)、病情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牙刷
- 下一篇:一种基于形态学梯度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