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触片感应式垃圾袋封装打包垃圾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2943.8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郑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08;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感应 垃圾袋 封装 打包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一项涉及机械制造的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触片感应式垃圾袋封装打包垃圾箱。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与数字技术的日渐成熟,各种高新技术产品已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趋势。高新产品应该更贴近生活,贴近民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更有效率,更加便捷。垃圾箱已问世多年,但其局限于外观和形状的改变,对于自动化和人性化均未有太大的突破。
专利号为201120224623.9的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垃圾箱,包括垃圾箱箱体、翻斗机构、升降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和翻斗驱动机构,垃圾箱箱体的顶部开口,升降机构设置在垃圾箱箱体的一侧,翻斗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翻斗机构沿升降机构上下移动,当翻斗机构移动到升降机构的顶部时,翻斗驱动机构驱动翻斗机构翻转。这几乎是传统的垃圾箱,没有什么自动化的成分,而本发明采用全自动化操作,可实现套袋,打包,推袋自动化,并减少清洁员工每次检查垃圾箱的工作量,提高垃圾袋的使用率。桶身设计安装配有LED显示频,可实时显示工作指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触片感应式垃圾袋封装打包垃圾箱,可自动进行套袋、封袋,免除了人力进行垃圾袋的安装,并及时提醒用户更换新的垃圾袋。主要解决了如何保证在套袋过程中只套取一个垃圾袋并有效的使垃圾袋的正反两面分离和如何使垃圾袋在上、下梁同时运动的过程中不会脱落的问题。桶身设计安装配有LED显示频,可实时显示工作指令。整体结构包括红外线高度传感器;箱盖;放袋推板;内置垃圾桶;垃圾桶主体。通过推棒的推力来破坏挡块的自锁而使得挡块与封袋条相向运动,挡块和封袋条的接触面均粘贴有橡胶磁铁,最终垃圾袋在挡块与封袋条的压力和摩擦力下,其袋口被封住。封袋机构只是处于半自动化,即在取出垃圾袋时必须要手动将封袋机构还原才能将垃圾袋取出。
本设计可放于普通家庭厨房、客厅等场所,也可适用于大型商务楼及世博会展馆等室内人流量大的场所,用来收集日常垃圾。
附图说明
图1垃圾桶辅助视图
图2垃圾箱的整体外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箱盖与垃圾桶主体间采用合页铰接,可以沿着内侧边沿转动打开;内置垃圾桶与垃圾桶主体为可拆卸式配合,当垃圾袋破损,其内部有垃圾掉落到内垃圾桶时,可将垃圾袋连同内置垃圾桶一起拿出,并可对内置垃圾桶进行清理。
放袋推板与垃圾桶主体采用滑轮连接,方便垃圾袋放入推板内;同时放袋推板内部有弹簧和挡板,可将将垃圾袋紧贴在档壁上,方便下梁滚轮对垃圾袋的滚取。放袋挡板上同时装有磁铁,能与垃圾桶主体上的磁铁相吸合,防止放袋推板滑离垃圾桶主体。
上、下梁机构分别与上、下梁驱动块的联接,同时上、下梁驱动块又联接着各自的丝杠,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来联接着丝杠,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使得驱动块在丝杠的轴向方向上作来回的运动。在套袋过程中,除了在丝杠的轴向方向运动外,上、下梁机构各自运行着特定的动作,当下梁机构运行到一定距离后,会接触拨袋棒,使拨袋棒将垃圾袋拨开一定尺寸,从而使得上、下梁机构可以完成套袋的过程。在封袋过程中,当上梁机构运动到一定距离后,会接触滑棒,推动滑棒使其推动推棒,从而使封袋机构开始工作,达到封袋的效果。
提取垃圾袋时,先将箱盖打开,然后一手拿住垃圾袋的袋口,另一只手用手指顶住挡块上部的凸起部分,用力向右顶,直到档位块从新到达自锁位置为止。此时封袋条也会随着摆臂角度的变化而回到原位。
当垃圾袋出现破损情况或需要清洁内置垃圾桶时,可以将内置垃圾桶从垃圾桶内拿出,以便能更好处理垃圾和保持卫生。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流搅拌式小球藻繁育用培养罐
- 下一篇:警报摇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