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刚性双列液体静压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2325.3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蒋道顺;付恒勋;魏筑军;姚民菊;武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液体 静压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回转主轴的支撑轴承,尤其是一种高刚性双列液体静压轴承。
背景技术:机床主轴作为机床核心的部件,关系到机床加工精度和机床稳定性,是机床设计和制造最关心和最值得探索的部分。静压轴承由于其具有回转精度高、转动平稳、振动小、无磨损的特点,广泛用于精密机床行业。在一般的机床设计中,机床主轴的前轴承和后轴承都是采用单列油膜支撑结构,当需要增加机床主轴的刚性时,往往是通过增加轴承油槽的长度来实现,但是当轴承油槽长度增加时,会造成液压油未能及时排出而导致热量积聚从而引起轴承温度的急剧升高。众所周知,温升过大会引起机床变形从而导致机床精度下降、稳定性下降等问题,这是机床设计的大忌。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液体静压轴承既能保证其具有较高刚性的同时防止过度温升是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精密机床行业提供一种高刚性和高稳定性的液体静压轴承,该轴承在增加其油膜支撑长度的同时,让部分液压油及时的从轴承中两个油腔之间的泄油孔中排出,具有油膜承载面积宽、支撑跨度大、散热性好、承载刚性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构成:一种高刚性双列液体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内孔的轴向上开有双列的静压油腔,外侧油腔和内侧油腔,外侧油腔在周向上有四个外侧油槽,内侧油腔在周向上有四个内侧油槽,在轴承端部开有外侧进油孔和内侧进油孔,外侧进油孔与外侧油槽相通;内侧进油孔与内侧油槽相通。
轴承座包含外侧支撑孔和内侧支撑孔,内侧支撑孔的直径略小于外侧支撑孔的直径。
在外侧支撑孔和内侧支撑孔之间有泄油环槽,下部有排油孔。
轴承包括外侧支承颈和内侧支承颈,内侧支承颈的直径略小于外侧支承颈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在增加轴承的油膜支撑长度的同时,让工作后的液压油及时的从轴承中两个油腔之间的泄油孔中排出,具有油膜承载面积宽、支撑跨度大、散热性好、主轴刚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列液体静压轴承安装图;
图2为轴承座结构图;
图3为轴承外形结构图;
图4为轴承内部结构图。
图中 1、轴承座,2、轴承,3、进油管,4、前轴承端,5、后轴承端,6、排油管,7、外侧支撑孔,8、工艺孔,9、泄油环槽,10、内侧支撑孔, 11、排油孔,12、外侧支承颈,13、内侧支承颈,14、外侧进油孔,15、内侧进油孔,16、外圆环槽,17、外侧油腔,18、内侧油腔,19、内侧油槽,20、内圆泄油环槽,21、泄油孔,22、外侧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高刚性双列液体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2内孔的轴向上开有双列的静压油腔,外侧油腔17和内侧油腔18,外侧油腔17在周向上有四个外侧油槽22,内侧油腔18在周向上有四个内侧油槽19,在轴承2端部开有外侧进油孔14 和内侧进油孔15,外侧进油孔14与外侧油槽22相通;内侧进油孔15与内侧油槽19相通。
轴承座1包含外侧支撑孔7和内侧支撑孔10,内侧支撑孔10的直径略小于外侧支撑孔7的直径。
在外侧支撑孔7和内侧支撑孔10之间有泄油环槽9,下部有排油孔11。
轴承2包括外侧支承颈12和内侧支承颈13,内侧支承颈13的直径略小于外侧支承颈12的直径。
本发明可以让部分液压油及时的从轴承中两个油腔之间的泄油孔中排出,具有油膜承载面积宽、支撑跨度大、散热性好、主轴刚性高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种精度机床回转主轴的支撑。由于本发明是在原来机床主轴的结构上进行改造而成,因此只需要对轴承和轴承座进行改造即可实现,避免从新设计带来的费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阳险峰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