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触控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080.2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得全;雷奥纳·波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触控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笔,尤其是指无线触控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式面板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后,相对应各种电子产品也应运而生,触控笔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装置操作工具,由于其输入方式简单,尤其适合在小尺寸面板上应用,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偏爱。现有触控笔一般都设置于电子装置内,当使用触控笔时,只需将触控笔从所述电子装置内拔出,如此便能方便的在触摸屏上操作。然而,为了实现触控笔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所以往往需要在触控笔的一端引出一根连接线与电子设备相连,而连接线的长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触控笔随心所欲地使用,因而会给操作者带来诸多不便。
为避免上述问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无线触控笔,如专利号为ZL200820091627所涉及的无线触控笔,虽然实现了无线触控面板的目的,但是其所涉及的触控笔结构十分复杂,因此生产加工繁琐,且成本高;再者,该触控笔由于内置弹簧,因此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能带动相关机构的运作从而开启触控开关,最终保证触控笔的正常使用,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过大的力量可能会在面板上留下了划痕,更严重者损坏面板,从而导致面板不美观,因此该触控笔对用户的使用力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外,该专利所涉及的振荡电路与笔尖结构的活动范围及触控开关的行程有关,因此触控笔的灵敏度也受到影响,且该触控笔内还设有需要更换的笔芯,因此该触控笔也不够环保。
因此需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无线触控笔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方便且灵敏度更高的无线触控笔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触控笔系统,包括触控笔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笔包括笔尖和笔身,所述触控面板设有芯片,所述触控笔的笔身内设有线圈和与其相连接的比较器,所述触控面板内设有线圈和与其相连接的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的信号控制端与芯片的一个引脚相连,当触控笔靠近所述触控面板时,触控面板上的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其线圈来发送所产生的电磁信号,所述触控笔内的线圈接受该电磁场信号并通过所述触控笔内的比较器转化成电信号传到所述笔尖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无线触控笔系统,由于利用了电磁转换原理,不但触控笔的结构更加简单,且生产加工容易,降低了成本;而且,利用本发明所述触控笔使用时不需要很大力量,笔端便可感应到压力的变化,因此也保护了触控面板,用户只需要在触控面板上轻轻滑动就可以实现触控的目的,其灵敏度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触控笔内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所述触控笔内的另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所述触控面板内电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所述触控面板内另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无线触控笔系统,包括触控笔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笔包括笔尖和笔身,所述笔身内设有线圈L1和与其相连接的比较器,所述比较器连接到笔尖上,所述触控面板内设有芯片、线圈L2和与其相连接电子开关S,所述电子开关S的信号控制端与芯片的一个引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输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 下一篇:遥控节能数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