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艺术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39857.1 | 申请日: | 201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蔡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453 | 分类号: | C04B35/453;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李志强 |
| 地址: | 521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艺术 陶瓷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艺术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人类的重大贡献。陶瓷自发明以来一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重视和喜爱,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有的陶瓷制品,其制作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高温烧结,其制作工艺复杂,且需消耗一定的能源,因而其生产成本较高,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艺术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艺术陶瓷制品,其包括如下组分和重量配比:
Si02 8~22份,粘土 3~12份,水泥4~11份,石膏 6~15份,氧化锌 18~26份,盐卤 12~18份,聚丙烯酰胺0.2~0.7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艺术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各组分按比例配料,然后混合搅拌4~8分钟,练制成泥浆;
S2:将泥浆注入工艺品模具中,经2.5个小时后即可脱模成型;
S3:将所注塑成型的工艺制品在常温下自然固化。
本发明是一种凝瓷,由多种无机质合成的天然矿物质及其它无机质填充物制成,其成瓷原理为材料配方中的胶凝引发剂在常温下引发胶凝剂,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凝胶相互交联于无机填充物中,经过自然固化而成陶瓷。陶瓷的强度随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最后达到坚固程度。
本发明的各组分中沙子和粘土是骨架,石膏为快干剂,水泥和氧化锌的配合起到快速成型作用,盐卤为综合凝胶剂,磷酸和硫酸亚铁起调和作用。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和工艺陈设陶瓷、建筑陶瓷、装饰材料等。由于制品无需烧制,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因而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又原材料容易取得,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所制成的制品在自然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可降解,具有环保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艺术陶瓷制品,其包括如下组分和重量配比:
Si02 8份,粘土(10~250目)3份,水泥(500号)4份,石膏(120~220目)6份,氧化锌 18份,盐卤(25度)12份,聚丙烯酰胺0.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艺术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各组分按比例配料,然后混合搅拌4分钟,练制成泥浆;
S2:将泥浆注入工艺品模具中,经2.5个小时后即可脱模成型;
S3:将所注塑成型的工艺制品在常温下自然固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艺术陶瓷制品,其包括如下组分和重量配比:
Si02 22份,粘土(10~250目)12份,水泥(500号)11份,石膏(120~220目)15份,氧化锌26份,盐卤(25度)18份,聚丙烯酰胺0.7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艺术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各组分按比例配料,然后混合搅拌8分钟,练制成泥浆;
S2:将泥浆注入工艺品模具中,经2.5个小时后即可脱模成型;
S3:将所注塑成型的工艺制品在常温下自然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装桶机
- 下一篇:一种总磷总氮水质在线监测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