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导电滤带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9832.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焦成运;李成忠;金宝顺;张少华;王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太平洋特种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9/00;B01D39/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导电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带,具体涉及一种聚酯导电滤带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针对一些特殊的化工及纺织行业,由于原料及生产工艺的要求,抗静电一直是生产中的一个难题,抗静电剂的添加虽对静电的累积有所改善,但却也改变了织物的化学特性和稳定性,使织物的断裂强度、伸长率、热缩性、透气性、悬垂性、以及柔软性和舒适性等受到影响,也使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增加。纺粘法非织造布即无纺布的生产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我公司技术人员针对客户的强烈反映和要求,结合多年滤布和过滤网的生产经验及织造设备的先进性能,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先进水产,大胆创新,从原材料入手,通过对各生产工序和工艺环节的不断调整,率先开发了自身具有导电功能的滤带,较好的解决了无纺布在生产中由于自身摩擦、织物与设备等的摩擦引起的静电消除,使客户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下降、深得客户的欢迎和好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聚酯导电滤带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酯导电滤带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购入
根据生产计划要求,按型号、品质、数量购买德国优质聚酯单丝,特别是黑色聚酯单丝中加入了碳元素,具备导电和消除静电的功能;
(2)线材检验
根据生产计划要求的线径、热缩、拉伸强度、耐酸碱度等指标逐项检验,根据具体生产要求分批次抽检和全检,本产品检验指标如下:
经线线径:Φ0.40-0.50mm ,热缩值:5-7%,拉伸强度:540-640 N/mm2 导电性:5-30KΩ/cm,
纬线线径:Φ0.75-0.85mm,热缩值:1.5-3%,拉伸强度:480-560N/mm2;
(3)整经
要求每根单丝张力均匀一致,整经速度:40-50m/min,张力:70-80公斤/环;
(4)递头
根据织物穿综图,按三综,1上2下的要求穿综,扩展到6综,使每综线材根数减少,所承受张力减小,织造效果好;
(5)织网
按照织物组织图进行织网,织造经密:20-22根/cm,纬密:4-5根/cm,透气量:8000-9000 m3/m2h,缩经:15-18%,织造过程中经、纬密均匀,网面平整,无断经、断纬、无回鼻;
(6)验网
对织造网进行预检验,处理网体瑕疵、并进行情况登记,为合理切网提供依据;
(7)定型
根据圈数设置定型针板速度、加热温度,纵向张力根据网子宽度乘以设定值,计算出纵向总张力输入定型机进行拉伸控制,横向拉幅器按设定值值输入定型机进行收缩控制,使网子定型后达到规定伸长、收缩和透气、提高网子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8)切网
按用户要求的网型、透气、规格切网,切网前必须要根据生产工作票进行严格预检,避开有问题的网体,合理拼切,保证成网率;
(9)制做接口
通过插接工序,将切好的网体两端拆掉一定宽度的纬线,分别将进口螺旋环编织进网体里,最后用专门的连接线通过进口螺旋环将网子连接起来,然后进行加热二次定型,削去插接留下的毛头,按用户纸机的使用宽度切除两边,用电烙铁进行执融封边,否则脱线,为增加网边的强度和耐磨、将国外进口胶按要求热融渗透在网边网体里,保证网边强度和接口网面平整;
(10)成品检验
参照聚酯网行业标准GB/T26457-2011,进行全面复检,长、宽、透气、经密、纬密、网子平整度、接口强度等,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放行,保证提供给客户的是优质合格品;
(11)包装入库
包装箱按规范定制,穿丝、合格证按规定放入,包装箱外观型号规格、方向、防潮标志、轻拿轻放等标识清楚、直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纬线全部采用德国优质聚酯单丝,特别是黑色进口聚酯导电单丝的创新性选择和应用,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调整生产工艺,确保各工序生产正常、确保产品织物组织稳定、网面平整、强度高、寿命长、性能优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定型工艺参数。
图3为本发明织物穿综图。
图4为本发明织物组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太平洋特种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太平洋特种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