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氟丙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39827.0 | 申请日: | 201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吾国强;吕亮;陈剑君;许建帼;王树华;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化集团技术中心;衢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C67/307 | 分类号: | C07C67/307;C07C69/63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 地址: | 324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代丙酸酯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2-氟丙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光纤具有芯径大、质地柔软、联结容易、质量轻、价格便宜、传输带宽大等优点,在宽带接入网系统、家庭智能网络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汽车智能系统、工业控制系统以及纺织、照明、太阳能利用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虽然传统塑料光纤如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等克服了石英光纤的一些缺点,但由于材料本身固有的缺陷,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含氟高分子材料具有玻璃化温度高、表面能低和耐老化等优点,新型含氟高分子光纤材料在信号衰减、带宽、耐热性、连接性等主要性能指标上大大优于传统的塑料光纤。而氟代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是人们研究含氟塑料光纤的首选。含氟高分子光纤材料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体的结构,全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生产成本过高,并有很大聚合难度,有商业价值的主要是丙烯酸部分2位氟代和酯基上的全氟代聚合物。因此,2-氟丙烯酸酯是生产含氟高分子光纤材料的关键单体,而2-氟丙酸酯是合成2-氟丙烯酸酯的关键中间体。
2-氟丙酸酯的合成主要有三条路线:(1)以2-氯丙酸酯为起始原料。据Recueil des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vol.66;(1947);p.424报道,在180-190℃条件下,2-氯丙酸酯和氟化钾进行卤交换得2-氟丙酸酯,收率56%。
(2)以2-溴丙酸酯为起始原料。据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vol.99;nb.2;(1999)报道,在三丁基十六烷基溴化磷存在下,氟化钾和2-溴丙酸乙酯60℃反应,得到2-氟丙酸乙酯,收率80%。据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1964);p.2254–2257报道,以乙酰胺为溶剂,氟化钾和2-溴丙酸乙酯130-165℃反应,得到2-氟丙酸乙酯,收率53%。
(3)以2-羟基丙酸酯为起始原料。据Chemical Communications(Cambridge,United Kingdom);nb.2;(1999);p.215-216报道,以二氯甲烷为溶剂,2-羟基丙酸酯和双(2-甲氧基)氨基三氟化硫25℃反应,得到2-氟丙酸乙酯,收率73%。据EP1780194报道,以1,3,5-三甲苯为溶剂,2-羟基丙酸酯和三氟甲磺酰氟在-40–20℃下反应,得到2-氟丙酸乙酯,收率72%。
采用氟化钾工艺路线收率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此外,用氟化钾作为氟化试剂还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氟与氯交换产生的氯化钾和未反应的过量氟化钾。双(2-甲氧基)氨基三氟化硫、三氟甲磺酰氟等为氟化试剂价格过高,导致工业生产成本过高,难以商业化。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28662A,公开日2009年9月9日,发明名称:用于制备2-氟丙酸酯的立体选择性一步氟化法。该申请案使用四氟乙基二甲胺(TFEDMA)和乳酸酯衍生物一步氟化法合成2-氟丙酸酯。不足之处是反应原料不易得,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率高,选择性好,生产成本低,三废产生量少的2-氟丙酸酯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2-氟丙酸酯的制备方法,将2-氯丙酸酯、氟化氢和催化剂按质量比1:1.2~1.5:0.01~0.02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0~200°C,反应时间为20h~30h,反应结束后冷却、分液、精馏即得到2-氟丙酸酯产品。
进一步的:
所述的2-氯丙酸酯选自2-氯丙酸甲酯、2-氯丙酸乙酯、2-氯丙酸丙酯、2-氯丙酸丁酯、2-氯丙酸-3,3,3-三氟丙酯、2-氯丙酸-2,2,2-三氟乙酯、2-氯丙酸六氟异丙酯、2-氯丙酸-2,2,3,3,3-五氟丙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2-氯丙酸酯选自2-氯丙酸甲酯、2-氯丙酸乙酯、2-氯丙酸-3,3,3-三氟丙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催化剂选自四氯化钛或四氯化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化集团技术中心;衢州学院,未经巨化集团技术中心;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