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扫描探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9535.7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8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宫明晶;彭春林;陆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触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扫描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头,尤其是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属于超声成像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声诊断仪器是利用超声检测技术,通过超声测量来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目前业界所使用的超声诊断仪,一般都是包括有本体和探头,探头插接在本体上,并通过探头的换能器发出超声波,对待测目标进行扫描探测,获得的扫描数据在反馈给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随着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广泛深入的临床诊断应用,进一步地对超声诊断仪的体型和便捷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探头技术的发展,就从2D探头、3D探头,逐渐发展出4D探头。
而目前业界采用的4D探头,一种情况是结构比较复杂,重量较重。例如,中国专利ZL201110022371.6号专利所揭示的结构,所公开用于传递电机动力给换能器的结构,是一个多级传动的齿轮组。从公开的说明书及其附图揭示的内容来看,很明显,是比较复杂的。而结构复杂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探头的重量。这样,对于操作者而言,长时间的使用,操作不舒适的同时也会感到疲劳。
另一种情况则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动力传递结构并不理想,换能器不能在电机的驱动下,做到有力度的大角度全范围的摆动,进而也就影响了扫描成像质量。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声扫描探头,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超声扫描探头,结构过于复杂同时重量较重,或是虽然结构简单、但换能器扫描角度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并能保证传递的电机输出动力足以使得换能器可以实现大角度范围的摆动扫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内设置转动连接的换能器底座,所述换能器底座上设置换能器;探头主体上设置用于驱动换能器底座及换能器在探头主体内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穿出探头主体的输出轴的端部设置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换能器底座上的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间为相互竖直设置配接。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锥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采用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的内孔直端面配合;输出轴的端部设置用于固定主动锥齿轮的顶端螺丝。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主体上设置旋转轴,换能器底座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探头主体内,换能器底座绕旋转轴转动,以实现在探头主体内进行所需的摆动。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于所述上壳体套接配接的下壳体。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声窗,所述声窗位于换能器的正前方。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探头主体之间设置密封机构。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机构采用油密封。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连接套;线缆穿过连接套后伸入下壳体内。
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位于下壳体内,另一端穿出下壳体外;连接套穿出下壳体的端部配接有保护套,线缆穿过保护套及连接套后伸入下壳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仅仅采用一组竖直设置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间啮合传动,即可实现传动平稳,准确;从而使得探头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抓握更省力。
进一步的,下壳体采用全新的整体出模设计,以及与上壳体套装安装方式,避免了传统的“两半式”对接安装所产生的中间接缝,使得操作者操作时所接触的壳体表面平滑无接缝,手感舒适,从而有效地改善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
以上两者结合起来,使得操作者操作本发明涉及的探头时,手感更轻、更舒适,不易疲劳,这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扫描操作时间,而其换能器摆动的角度范围也能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扫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动锥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声窗、2-上壳体、3-下壳体、4-换能器、5-换能器底座、6-旋转轴、7-从动轴齿轮、8-主动轴齿轮、9-顶端螺丝、10-轴承、11-油密封、12-探头主体、13-驱动电机、14-连接套、15-保护套、16-输出轴、17-线缆、100-扫描探头、110-第一收容空间及120-第二收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触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触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