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39478.2 | 申请日: | 2012-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新;邓先泉;何衍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25/065 | 分类号: | F16D25/065;F16D25/12;F16D48/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 ||
1.一种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动力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及位于所述输入轴一端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为开口远离所述输入轴的杯状结构,其内壁设有锯齿形沟槽,所述动力输入组件收容于所述箱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箱体可转动,所述输入轴穿出所述箱体,用于与发动机传动连接;
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及位于所述输出轴一端的从动块,所述动力输出组件收容于所述箱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箱体可转动,所述输出轴穿出所述箱体,用于与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从动块收容于所述传动部内,所述从动块内部具有空腔,且表面开设有收容槽,其中,所述收容槽与所述空腔连通;及
摩擦滑块,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且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紧密结合,以与所述空腔配合形成密封的滑块油缸,所述摩擦滑块夹持于所述传动部及所述从动块之间,所述摩擦滑块靠近所述传动部的一面设有锯齿形沟槽,且所述摩擦滑块的锯齿形沟槽与所述传动部的内壁的锯齿形沟槽相匹配;
其中,所述摩擦滑块沿所述收容槽可滑动,当所述滑块油缸内液压增大时,所述摩擦滑块在液压下朝向所述传动部滑动直至与所述传动部抵接,从而使所述摩擦滑块与所述传动部相抵持,所述传动部可带动所述摩擦滑块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转动;当所述滑块油缸内液压减小时,所述摩擦滑块与所述传动部分离,以使所述传动部空转,进而不能带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从动块相对的两侧,所述摩擦滑块也为两个,分别收容于两个相对开设的所述收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为所述摩擦滑块提供一回复力,以使所述摩擦滑块向远离所述传动部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收容于所述滑块油缸内的拉伸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效果指示仪,所述离合效果指示仪用于测量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并获得所述输出轴的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比以指示所述离合器的离合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效果指示仪包括:
强力永磁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及
脉冲检测头,收容并固定与所述箱体内,所述脉冲检测头与所述输出轴对齐,当所述输出轴转动时,所述脉冲检测头可检测到所述强力永磁块在单位时间内的经过次数,从而获得所述输出轴的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油缸连通的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用于将液压油导入或导出所述滑块油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包括:
密封筒,分为气缸及位于所述汽缸一端的油缸,所述油缸内装有液压油;
活塞座,收容于所述密封筒内,所述活塞座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汽缸内并与所述汽缸的内壁紧密接触,另一端收容于所述油缸内并与所述油缸的内壁紧密接触;
储油瓶,与所述油缸连通,用于回收或向所述油缸释放液压油;及
导油管,连通所述导油槽与所述油缸;
其中,所述活塞座向油缸底部移动时,所述储油瓶内回收所述油缸中的液压油,油缸内的液压油高度降低,从而使所述滑块油缸内液压下降,所述活塞座向汽缸顶部移动时,所述储油瓶向所述油缸中释放液压油,油缸内的液压油高度上升,从而使所述滑块油缸内液压升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座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夹持于所述活塞座与所述汽缸的底部之间,用于为所述活塞座提供一回复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装置,所述气焰装置包括:
离合踏板;及
空气阀,与所述离合踏板连接,所述空气阀与所述汽缸连通;
其中,所述离合踏板被下压时,所述空气阀将压缩空气注入到所述汽缸内,所述活塞座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油缸的底部滑动,所述离合踏板复位时,所述活塞座向所述汽缸顶部滑动,所述汽缸内的空气经所述空气阀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4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风叶轴套式转子装置
- 下一篇:醇溶线空心杯电枢线圈生产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