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39327.7 申请日: 2012-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2961488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姚静;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步步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8 分类号: A61K36/78;A61P31/14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贵宾
地址: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银***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鸡肾型 传染性 支气管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60日龄雏鸡多发。该病一旦爆发,传染快,发病严重,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高达10-30%,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耐过鸡生长缓慢,成年后部分鸡生殖器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主要靠接种疫苗进行防治,免疫接种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迄今已发现肾型毒株血清型达16种之多,不同的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力,而且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单用疫苗不能完全控制此病的发生,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因此,药物防治就成为免疫失败后必不可少的补救措施之一。一旦免疫失败,目前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尚无特效西药,主要是根据发病症状选择抗生素或化学抗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病毒灵、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急病情,减少死亡,但治标不治本,且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极易产生耐药性,有药物残留,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危害人类健康。市售中兽药,虽无上述西药的弊端,但在配方构成、剂型和生产工艺上存在一定缺陷,或因配方不严谨而影响疗效,如中国发明专利201010155461.8公开了一种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组方不合理,只注重抗病毒,而忽略了利尿通淋,不能快速消除病鸡的症状;或在剂型上多为散剂,直接拌料饲喂,延缓了病鸡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如中国发明专利200810164108.9公开了一种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将各味中药粉碎成散剂后直接拌料饲喂,防治效果不尽人意;或生产工艺复杂,不适合大生产,如中国发明专利201110119536.1公开了一种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繁琐,不适合大生产。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具有组方合理、绿色、高效、低毒、无残留、无耐药性、生产工艺简单、适合大生产等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板蓝根10-30份、鱼腥草10-30份、黄芩5-20份、金荞麦5-20份、紫菀5-20份、车前草5-25份、瞿麦5-18份、防风1-10份、白术2-10份、黄芪2-10份、甘草1-5份。

本发明中药的优选原料重量份数为:

板蓝根15-25份、鱼腥草15-25份、黄芩8-15份、金荞麦8-12份、紫菀6-15份、车前草10-20份、瞿麦6-12份、防风3-5份、白术3-8份、黄芪3-8份、甘草2-4份。

本发明中药的最佳原料重量份数为:

板蓝根20份、鱼腥草20份、黄芩10份、金荞麦10份、紫菀12份、车前草15份、瞿麦9份、防风3份、白术6份、黄芪6份、甘草3份。

一种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的中药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为:

将称得的各原料粉碎,过40目筛后,煎煮,趁热滤过,所得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清膏中按重量比1:3-1:5加入稀释剂,制成颗粒,在50-70℃条件下干燥,整粒,即得。

其中所述的稀释剂为蔗糖、糊精、淀粉、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每1g颗粒相对于1g原生药。

本发明的中药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为:

将称得的各原料粉碎,过40目筛后,煎煮,趁热滤过,将所得上清液浓缩至生药量为1-2g/ml的浓缩液,浓缩液中加入乙醇通过醇沉法去除杂质得到精制液,加纯化水,搅拌均匀,过滤,灌封,灭菌,即制备成口服液。

其中加纯化水至每1ml口服液相对于原生药1g。

使用方法:混饮,每1L水添加本发明药物2g或2ml,自由饮用,连用5-7日。

本发明所用原料的功效简述如下:

(1)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

(2)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为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之要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步步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步步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