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计算机操作者健康的监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8902.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8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路国华;王健琪;杨芳;李盛;马腾;张华;薛慧君;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8 | 分类号: | A61B5/08;A61B5/024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计算机 操作者 健康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健康的监测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非接触检测呼吸率或心率来监测计算机操作者健康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办公室综合症,特别是“高科技病”渐渐成为现代职业病。计算机可以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了它,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式都出现了划时代的改变,随着网络与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于电脑的依赖越来越强,许多人终日在电脑前伏案工作,沉迷于无限沟通的互联网世界。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种种方便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烦恼,人们或多或少地担心长期从事电脑工作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专家认为,人们的担心并非多虑,据调查,常用计算机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劳的占83%,肩酸腰痛的占63.9%,头痛和食欲不振的则占56.1%和54.4%,其他还出现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等等。
关于计算机操作者的健康监测技术,由于它对预防电脑病方面的发展前景而受到各国高度的重视,研究人员根据操作者生理信号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计算机操作者的健康监测方法可大致分为(1)基于可穿戴技术的生理信号监测方法;(2)基于视频技术的生理信号监测方法。
上述方法中,可穿戴技术是将生理信号检测技术和人们日常穿戴的衣物相融合,使其在自然状态下实现生理信号的获取和无创监测,可以获取的生理信号主要包括脑心电(ECG)、呼吸、体温、血压等。该方法对计算机操作者健康状态的判断准确性较高,但检测过程中需要穿戴植入多种传感器的衣物,并尽可能保持人体静止,在实际用于计算机操作者的健康监测时有很多的局限性,因此主要应用在实验阶段,作为实验的对照参数。
基于视频技术的生理信号监测方法是指利用操作人的眼动特性、头部运动特性等推断的被测者的健康状态。该方法一般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对健康状态的检测精度较好,但是检测设备价格昂贵、算法复杂,也只能用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计算机操作者无约束、非接触的呼吸率或心率监测装置,可在不影响操作者工作的同时,实现对其健康状态的监测和报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计算机操作者健康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向计算机操作人员非接触辐射窄脉冲信号的微功率生物雷达前端,该微功率生物雷达前端对计算机操作者胸壁反射的呼吸或心跳的回波信号经可变延迟及相关检测输出至USB采集卡,USB采集卡的输出接入计算机中的用于结果显示和控制的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字滤波单元、数值提取单元和数值比较单元,其中,数字滤波单元将USB采集卡送来的呼吸或心跳数字信号自适应滤波后使呼吸或心跳信号变得干净和平滑;数值提取单元将滤波后的呼吸或心跳信号通过自相关处理和功率谱估计得到呼吸率或心率数值,数值比较单元将该呼吸率或心率数值与预先设置好的呼吸率阈值或心率阈值进行比较,并提示异常及报警。
上述装置中,所述的微功率生物雷达前端由信号源、窄脉冲成形电路、可变延迟线电路、相关检测电路、积分器和微分器构成,其中的窄脉冲成形电路产生的窄脉冲序列经过外接发射天线辐射计算机操作者,由其呼吸或心跳引起的胸壁微动将窄脉冲序列的回波信号进行调制,经外接接收天线进入相关检测和可变延迟线电路进行解调,然后通过积分器、微分器的脉冲积累、微动检测后检测出呼吸或心跳信号进入USB采集卡,USB采集卡一方面将模拟的呼吸或心跳信号数字化后进入计算机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完成呼吸率或心率的显示和报警;另一方面输出8位的高低电平对可变延迟线电路进行控制,实现距离的断层扫描,外接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与操作者的胸部距离不超过0.5米。
所述的窄脉冲成形电路产生的窄脉冲序列为整形后的250ps微波脉冲序列信号。
所述积分器的时间常数为30s,微分器的时间常数为0.5秒。
一种计算机操作者健康的监测方法,采用前述用于计算机操作者健康的监测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首先,在数据处理模块中运行数据处理软件,对微功率生物雷达前端和USB数据采集卡进行硬件自检,当硬件准备就绪时自动创建文件名并开始采集操作者的呼吸或心跳信号;
(2)然后对呼吸通路进行低通FIR滤波或对心跳通路进行带通FIR滤波,滤波后的两路信号经过自相关和AR模型功率谱估计后提取出操作者的呼吸率或心率,其中呼吸率为每30秒提取1次;心率为每5秒提取1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