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油井钻探作业中的集装箱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8881.3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炬成;王庆丰;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20;B65D90/0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油井 钻探 作业 中的 集装箱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油井钻探作业中的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在其外部的外框架、位于外框架前端的前框架、供工作人员检查使用的扶梯以及运输、存储货物的集装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框架,由两根底侧梁、两根底端梁、四根角柱、两根顶侧梁,一根后端楣及一根上端梁组成,彼此相互正交,形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框,罩在集装箱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框架,可移动的连接在集装箱的前端壁上,其上端从集装箱的前端壁向后稍微延伸一段距离,同时框体包围梯子和前端壁上其它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包括用于承载货物的箱底、位于其前端的前端壁、位于其两侧的侧壁、位于其后端的后端壁、位于其顶部的箱顶以及分隔箱体的横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箱底,由箱底板和底板骨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骨架包括两根底侧梁、两根底端梁、两根底纵梁以及若干底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底横梁由“V”型或倒梯形腹板的角钢构成,其两端分别与底纵梁及底侧梁的侧面焊接;所述底纵梁与底横梁相交并焊接,且其面板低于所述箱底板;所述底侧梁及底纵梁的两端与底端梁相交并焊接;所述两根底侧梁上开有与底横梁相对应的插槽;以上所述构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刚性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箱底板沿长度方向从前端壁底端向后端壁底端铺设,覆盖并焊接在所述底板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底板的外侧向箱底板纵向中心方向有缓坡,类似于浅“V”型,在钻井现场传输或排出不使用的泥浆时,这种结构有利于从集装箱中完全提取泥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前端壁由前壁板、板骨架及其它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板骨架包括一根上端梁、一根底端梁、两根角柱、一根水平扶强材和一根垂直扶强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垂直扶强材位于前壁板宽度中间处,与上端梁及底端梁相交并焊接;所述上端梁上开有与所述垂直扶强材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水平扶强材位于前壁板高度中间处,与垂直扶强材及角柱相交并焊接;以上所述构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刚性框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前壁板覆盖并焊接在板骨架上,板骨架位于前壁板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侧壁由侧壁板和板骨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板骨架包括一根顶侧梁、一根底侧梁、两根角柱、若干根垂直扶强材和一根水平扶强材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垂直扶强材沿着侧壁板长边方向均匀布置,且与箱底板及箱顶板的横向构件对准,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同时与顶侧梁上插槽对准、并彼此相交焊接;所述水平扶强材安装在侧壁板高度中间偏下处,与垂直扶强材及角柱相交并焊;所述板骨架安装在侧壁板的外表面;以上所述构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刚性框架结构。侧壁板覆盖并焊接在板骨架上,板骨架位于侧壁板外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后端壁由后壁板、板骨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板骨架包括一根底端梁、一根后端楣、两根角柱、一根水平扶强材和一根垂直扶强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垂直扶强材位于后壁板宽度中间处,与后端楣和底端梁相交并焊接;所述后端楣上开有与所述垂直扶强材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水平扶强材位于后壁板高度中间处,与垂直扶强材及角柱相交并焊接;以上所述构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刚性框架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后壁板覆盖并焊接在板骨架上,板骨架位于后壁板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箱顶由箱顶板和顶板骨架组成,其特征在于顶板骨架包括两根顶侧梁、三根顶纵梁、若干根顶横梁、一根上端梁、一根后端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箱顶板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与侧壁上垂直扶强材相对应的开口;同时,所述顶侧梁上也开有与箱顶板和侧壁板上垂直扶强材相对应的插槽;所述顶横梁沿着箱顶板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与横隔板接触位置除外,其两端与顶侧梁的侧面焊接;所述顶纵梁与顶横梁相交并焊接,其面板平行于箱顶板,并位于箱顶板的中线下方;所述顶侧梁与顶纵梁的两端与上端梁和后端楣相交并焊接;以上所述构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刚性框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8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小可调节式卸料门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湿生产发芽糙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