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胰高血糖素样肽‑2类似物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7428.0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丽;郑学敏;龚珉;徐为人;汤立达;邹美香;吴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605 | 分类号: | C07K14/605;C07K19/00;C07K1/04;A61K38/26;A6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 | 代理人: | 刘丹妮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糖 素样肽 类似物 二聚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类似物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而言,即利用改造后的胰高血糖素样肽-2类似物在预防或治疗胃肠相关疾病以及恢复肠粘膜损伤、促进小肠生长、促进移植小肠吸收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恢复等方面的医药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以下简称:GLP-2)是由3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1HADGSFSDEMNTILDNLAARDFINWLIQTKITD33),体内主要由肠道特异性组织和L细胞分泌,通过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码和表达,在胰腺、肠道和脑组织中高表达,是胰高血糖素原被激素原转化酶降解的产物之一。它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l)、胃泌素和肠高血糖素(glicentin)一起应答于养分摄入而共分泌。
GLP-2通过剌激隐窝中干细胞增殖和抑制绒毛凋亡来诱导小肠粘膜上皮的显著生长(Drucker等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996,93:7911-6)。GLP-2还对结肠具有生长效应。GLP-2还抑制胃排空和胃酸分泌(Wojdemann等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513-7)、增强肠屏障功能(Benjamin等Gut.2000,47:112-9)、通过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来剌激肠的己糖转运(Cheeseman,.Am J Physiol.1997,R1965-71)以及提高肠的血流量(Guan等Gastroenterology.2003,125,136-47)。
GLP-2在小肠中已被证实的特异性并有益的效果已经引起了人们在治疗肠疾病或损伤中使用GLP-2的极大兴趣(Sinclair和Drucker,Physiology2005:357-65)。而且,已显示GLP-2在多种临床前肠损伤模型中具有预防或降低粘膜上皮损伤、促进小肠生长、促进移植小肠吸收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恢复等功效。
然而,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一样,GLP-2的体内稳定性成为了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障碍。研究显示,GLP-2在体内可由二肽基肽酶Ⅳ(DPP-IV)代谢降解,而后由肾脏清除,半衰期仅为7min。
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采用GLP-2类似物融合蛋白技术解决GLP-2类似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CN200680015213.5;CN200380101375.7;CN200680047664.7;CN200780041490.8;CN200510039265.3;CN200910126363.9),然而,大多数是通过对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例如替换和缺失来改变GLP-2的结构,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DPP-IV的降解作用,但与临床理想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因此,目前存在对解决GLP-2体内半衰期短的方法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GLP-2在体内半衰期短的不足,提供一种GLP-2类似物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在体内的半衰期长,能够有效地治疗胃肠相关疾病、恢复肠粘膜损伤、促进小肠生长、促进移植小肠吸收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恢复。
除非特别指明,本文中的“GLP-2”均指胰高血糖素样肽-2。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GLP-2类似物单体,该GLP-2类似物单体序列如下述SEQ ID NO:1所示:
1HADX4SFSX8X9MNTILDX16X17AARDFIX24WLX27QTKITD33
其中,X4为甘氨酸或半胱氨酸;
X8为天冬氨酸或半胱氨酸;
X9为谷氨酸或半胱氨酸;
X16为天冬酰胺或半胱氨酸;
X17为亮氨酸或半胱氨酸;
X24为天冬氨酸或半胱氨酸;
X27为异亮氨酸或半胱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物研究院,未经天津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7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