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温抗盐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7111.7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潘阳秋;李新勇;曾文广;张志宏;欧阳冬;冯一波;张坤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467 | 分类号: | C09K8/4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温 抗盐调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抗盐调剖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废弃泥浆制备耐温抗盐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钻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含一定的原油、金属离子、残存的化学药剂及一些矿物质。一般通过暴晒、填埋处理,不仅对环境污染很大,而且也浪费资源。如何将废弃泥浆无害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既保护环境,又增加废弃物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现在开发的油田中,油藏具有埋藏深、地层温度高、矿化度高等特点,现有技术的调剖剂很难满足需要,如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就具有埋藏深、裂缝宽度约为0.8~2.0cm,温度梯度为2.2℃/100m,地层温度高(140℃)、矿化度高(2.4×105mg/L),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渗流状态异常,导致油田开发特征与中高渗透油藏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发生质的变化。油田经过多轮次周期注水,注水突破井组越来越多,出现受效井暴性水淹的现象。钻时存在放空漏失现象,储层存在大缝大洞,常规调剖体系不能满足塔河油田注水井调剖需求。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油田注水突破井组逐年增加,注水效率持续下降,需要开展碳酸盐岩调剖工艺技术研究,耐温抗盐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调剖体系有待开发、研制。
对于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的碳酸盐岩调剖,对调剖剂耐温抗盐性能要求高,目前常规的调剖体系有:硅酸盐类、水玻璃类、聚合物类。
针对油田部分油井,埋藏深井温较高,采用常规调剖剂调剖存在许多缺点:
(1)硅酸盐类:调剖成本较高,大位移水平井作业风险较大;
(2)水玻璃类:双液法封堵效率低,解堵困难;
(3)聚合物类:耐温抗盐性能差,有效期短,调剖成本高。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了利用废弃泥浆制备碳酸盐岩油藏调剖体系的方法,利用废弃泥浆制备耐温(140℃)抗盐(2.4×105mg/L)调剖体系,成本低廉,体系性能参数满足碳酸盐岩油藏调剖需求。
中国专利CN1781860公开了“一种利用采油污泥制备体膨体颗粒调剖剂的合成方法”,将原来废弃填埋的采油污泥制备了一种颗粒调剖剂。该专利聚合物合成条件限制了油泥的添加量。
中国专利CN1976484公开了“一种共聚交联型颗粒状调剖调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两种有机单体作为主剂,以添加膨润土或高岭土增强剂制备共聚交联颗粒状调剖剂。该专利产品不能满足高温(140℃)高矿化度(2.4×105mg/L)环境使用要求。
中国专利CN1278547A公开了“调剖驱油剂”,包括多种配方组合,均为有机或无机复合型,并以无机为主,有机为辅。该专利添加剂耐温抗盐性能较差。
中国专利CN1085590公开了“一种新型聚合物堵水调剖剂”,其特征是有机硅烷与阴、阳、非离子单体在水溶液中形成一种立体网状结构高分子聚合物,是常用的调剖剂。
中国专利CN101735782A“利用油田废水处理后泥浆为原料制备调剖堵水剂的方法”,所用的药剂为常规的丙烯酰胺单体AM及催化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合成工艺较为成熟,产品耐温抗盐性能满足储层温度90℃以下调剖需求。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注水突破井组日益增多,注水效率逐渐下降;为提高碳酸盐岩原油采收率,急需开展调剖工艺技术研究;但目前常规的调剖剂存在成本高、耐温抗盐性能差、有效期短的缺点。另外,钻井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泥浆,如直接填埋或固化处理,难免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废弃泥浆为原料制备耐温抗盐调剖剂的方法,实现了废弃泥浆资源化利用。
具体来说,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温抗盐调剖剂,含有废弃泥浆、泥浆固化剂、强度改性剂、分散剂、缓凝剂和水。
其中,以废弃泥浆重量为100%计,含有:
泥浆固化剂6-12重量%,
强度改性剂6-12重量%,
分散剂0.2-1.5重量%,
缓凝剂0.02-0.15重量%,以及
水6-12重量%。
其中,以废弃泥浆重量为100%计,含有:
泥浆固化剂8-10重量%,优选为9重量%,
强度改性剂8-10重量%,优选为9重量%,
分散剂0.5-1重量%,优选为0.8重量%,
缓凝剂0.05-0.1重量%,优选为0.08重量%,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7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外定位器
- 下一篇:卡车座椅通用试验夹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