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针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6538.5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诺瑞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针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扳手避位槽的探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探针(Electron Microprobe),全名为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又名微区X射线谱分析仪。可对试样进行微小区域成分分析。除H、He、Li、Be等几个较轻元素外,都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电子探针的大批量是利用经过加速和聚焦的极窄的电子束为探针,激发试样中某一微小区域,使其发出特征X射线,测定该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即可对该微区的元素作定性或定量分析。将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结合,在显微镜下把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和元素成分联系起来,解决材料显微不均匀性的问题,成为研究亚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
电子探针有三种基本工作方式:点分析用于选定点的全谱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以及对其中所含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线分析用于显示元素沿选定直线方向上的浓度变化;面分析用于观察元素在选定微区内浓度分布。
电子探针又称微区X射线光谱分析仪、X射线显微分析仪。其原理是利用聚焦的高能电子束轰击固体表面,使被轰击的元素激发出特征X射线,按其波长及强度对固体表面微区进行定性及定量化学分析。
电子探针主要用来分析固体物质表面的细小颗粒或微小区域,最小范围直径为1μm左右。分析元素从原子序数3(锂)至92(铀)。绝对感量可达10-14至10-15g。近年形成了扫描电镜-显微分析仪的联合装置,可在观察微区形貌的同时逐点分析试样的化学成分及结构。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及优点,电子探针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电子材料、生物、医学、考古以及其它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是矿物测试分析和样品成分分析的重要工具。
同时,电子探针在产品的装配检测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现有用于USB连接器的探针检测装置的立体图,所述探针检测装置9包括绝缘座91、固定在绝缘座内的探针92、设置在绝缘座上的扳手93及开设在绝缘座前端的元件插口94。检测时,向下按压扳手自由端930,被检测元件可以插入元件插口内,此时被检测元件与探针前端电性接触,通过探针后端所连接的设备可以检测被检测元件的相应指标。然而,现有探针检测装置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扳手93自由端的操作空间不足,导致按压操作难度大,操作工时长,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克服扳手93自由端操作空间不足以便于操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便成为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扳手避位槽的探针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探针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座、固定在绝缘座内的探针、设置在绝缘座上的扳手及开设在绝缘座前端的元件插口,所述绝缘座上设有扳手避位槽,检测时,所述避位槽的存在可以保证很容易地向下按压扳手自由端,以使被检测元件插入元件插口内,此时被检测元件与探针前端电性接触,通过探针后端所连接的设备可以检测被检测元件的相应指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手避位槽设置于扳手自由端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手避位槽系由绝缘座后端的上表面下沉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避位槽沿绝缘座长度方向贯穿绝缘座后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手的自由端延伸至避位槽上方以便于按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手的自由端不超过避位槽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手的材质为铝合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手的材质为黄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绝缘座靠近扳手自由端处设有避位槽,从而为扳手的下压提供了操作空间,可以减少操作难度、缩短操作工时、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探针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探针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探针检测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探针检测装置的扳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诺瑞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诺瑞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检测装置及运动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泡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