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缸变频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6531.3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芹沢幸男;訾进蕾;黄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8/26 | 分类号: | F04C28/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压缩机 容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缸变频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容量控制式压缩机,大多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压缩机气缸卸载或多联机的方式实现压缩机的容量调节,其中采用电机转速控制方式如变频压缩机,其电机转速可调,但受变频器及压缩机本身可靠性的限制,压缩机的容量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尤其是所需制冷量/制热量较小时,电机的运转频率较低后压缩机的可靠性难以满足要求;气缸卸载方式压缩机的可控容量范围更小,且必须为双缸结构才可实现;多联机方式提高了系统成本且不够经济。因而传统的压缩机容量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压缩机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可靠运行。所以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变容量控制方式,不受单/双气缸限制,且能实现更小制冷/制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缸变频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方法,利用本方法在单缸变频压缩机运转频率容许的范围内实现更小的制冷量/制热量,增加压缩机容量变化的范围,保证了压缩机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可靠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单缸变频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方法为单缸变频压缩机采用吸气旁通,压缩机气缸侧设置若干旁通孔,若干旁通孔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缸吸气腔和排气腔的通断,若干旁通孔与气缸吸气腔连通时,压缩机变容量运行,若干旁通孔与气缸排气腔连通时,压缩机全容量运行。
进一步,若干旁通孔中心线通过压缩机气缸的中心,沿压缩机运转方向,若干旁通孔中心线与压缩机气缸上的叶片槽中心线夹角分别为θ1、θ2…θn-1、θn,且θn>θn-1>…>θ2>θ1,则最大夹角θn<210°。
由于本发明单缸变频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方法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方法为单缸变频压缩机采用吸气旁通,压缩机气缸侧设置若干旁通孔,若干旁通孔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缸吸气腔和排气腔的通断,若干旁通孔与气缸吸气腔连通时,压缩机变容量运行,若干旁通孔与气缸排气腔连通时,压缩机全容量运行。本方法在单缸变频压缩机运转频率容许的范围内实现更小的制冷量/制热量,增加压缩机容量变化的范围,保证了压缩机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缸变频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法中电磁阀与吸气腔、排气腔和若干旁通孔通断的示意图;
图3为若干旁通孔位置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方法前后压缩机变容量的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单缸变频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方法为单缸变频压缩机采用吸气旁通,压缩机气缸1侧设置若干旁通孔2,若干旁通孔2通过电磁阀3控制与气缸吸气腔4和排气腔5的通断,若干旁通孔与气缸吸气腔连通时,压缩机变容量运行,若干旁通孔与气缸排气腔连通时,压缩机全容量运行。旁通孔与电磁阀实际连接时,当旁通孔为单个时,旁通孔可直接与电磁阀一端连接,当旁通孔为多个时,多个旁通孔与电磁阀之间可采用一个或多个三通接头进行连接。
进一步,如图3所示,若干旁通孔2中心线通过压缩机气缸1的中心,沿压缩机运转方向,若干旁通孔2中心线与压缩机气缸1上的叶片槽11中心线夹角分别为θ1、θ2…θn-1、θn,且θn>θn-1>…>θ2>θ1,则最大夹角θn<210°。根据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当压缩机曲轴转角达到210°附近时,压缩机开始排气,若旁通孔与叶片槽中心线夹角超过210°后,压缩机气缸盖的排气阀打开,此时压缩机将无法对气体进行压缩,即压缩机仅有吸气、排气,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因此θn需小于210°。
本方法通过电磁阀控制旁通孔与吸气腔、排气腔的通断,实现压缩机的变容量控制,其中旁通孔的位置依据变容量大小进行具体设定,当电磁阀得电导通时,若干旁通孔切换至与吸气腔连通,压缩机压缩起始点延迟,排量减小;当电磁阀失电时,若干旁通孔切换至与排气腔连通,达到压缩机的正常排气量。从而增加了压缩机容量变化的范围,在不降低压缩机电机转速的情况下,使得压缩机可获得更小的制冷量/制热量,保证了压缩机的稳定可靠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