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加热结合双相真空抽吸土壤修复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6226.4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卢宏玮;史斌;何理;张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加热 结合 真空 抽吸 土壤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原位加热结合双相真空抽吸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结构如下:
电阻加热装置6位于加热井4内;真空抽吸井9位于抽吸井3内,其上部和真空抽吸泵15相连;气体处理装置11和一级分离装置8通过管道相连;一级分离装置8的一端通过管道和真空抽吸泵15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和输送泵16相连;二级分离装置12通过管道和输送泵16相连;水处理装置13和液体污染物处理装置14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二级分离装置12相连;
电动力控制装置5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加热装置6、真空抽吸泵15和输送泵1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井4的侧壁上布置有多个一端开口的、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管10;导管10和加热井4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加热装置6由镍铬电热合金制成。
4.一种原位加热结合双相真空抽吸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待处理的污染场地进行调查,获取待处理的污染场地的面积、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种类、物理化学性质数据,从而确定污染情况;
(2)在待处理的污染场地架设至少一口加热井4,加热井4的深度穿过污染区域1-2m,达到未被污染的土壤;
(3)接通位于加热井4内的电阻加热装置6的电源,使电阻加热装置6通过加热井4对周围土壤进行加热;在加热作用下,土壤中的污染物经过蒸发、热解、氧化等作用形成简单的小分子气体,从而使污染物流动性增加;
(4)电阻加热装置6工作2-4h后,打开真空抽吸泵15,使得污染物在负压作用下向真空抽吸井9的方向移动;
(5)污染物经真空抽吸泵15传输到一级分离装置8,并在传递给一级分离装置8的过程中降温冷却;由一级分离装置8分离出来的气相部分进入气体处理装置11,非气相部分进入二级分离装置12;经过二级分离装置12的分离后,油相部分进入液体污染物处理装置14,水相部分进入水处理装置13;处理完毕且达到国家水环境排放标准(GB3838-88)一级标准后进行回灌或排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井4采用垂直、水平或倾斜的建造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井4的侧壁上架设一端封闭的、另一端与加热井4相通的导管10,以增加加热井4的作用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处理的污染场地表面设置非渗透性的密封板1;在密封板1的下方设置热绝缘层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密封板1和热绝缘层2与加热井4和抽吸井3直接焊接到一起,实现无缝连接,从而切断整个待处理的污染场地与空气的直接接触,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板1为涂有绝缘材料的瓷砖,所述的热绝缘层2为PCB铝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井4以三角形、正方形或圆形方式均匀分布在整个待处理的污染场地,或者以抽吸井3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抽吸井3周围;加热井4和抽吸井3之间的距离是3-8米,各个加热井之间的距离为1-9米。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适用于修复受挥发性有机物-汞复合污染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2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