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生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5997.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黄野;林国强;潘玉丽;胡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燃料电池 金属 极板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可再生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由金属薄板(1)及连接在金属薄板(1)上的薄膜(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板(1)为厚度0.2mm~2.0mm的钛板或不锈钢板,所述薄膜(2)为厚度为0.1μm~3μm的Ti-Ag-N纳米复合薄膜,所述金属薄板(1)与薄膜(2)之间的连接是原子尺度上的连续匹配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i-Ag-N纳米复合薄膜是10nm~30nm的纳米Ag粒子镶嵌于20nm~100nm的 TiN纳米晶基体中。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的制备方法,是用电弧离子镀将Ti-Ag-N纳米复合薄膜(1)沉积在金属薄板(2)表面,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溅射的方法去除金属薄板(2)表面钝化膜;采用Ag靶和Ti靶弧流匹配调整薄膜沉积过程中的弧流,Ti靶弧流与Ag靶弧流的比例为3A/2A~5A/2A;氮气送入量与总弧流的比例是1sccm/21A~4sccm/9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生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溅射的离子来自于惰性气体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阴极Ti靶电弧蒸发的弧光放电等离子体,充入的工作气体为高纯氩气,气压为0.1Pa~5Pa;阴极Ti靶的弧流为50A~80A,加偏压为-500V~-1200V。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再生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Ag靶和Ti靶弧流匹配调整薄膜沉积过程中的弧流,是从电弧启动至电弧蒸发结束,调整弧流为40A~14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师范大学,未经辽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59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尼龙鸳鸯齿拉链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怀孕期母猪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