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腰部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5586.2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新;初殿欢;李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7/44 | 分类号: | A47C7/44;B60N2/6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腰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的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腰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座椅腰部支撑装置的凸度调节有通过气囊来实现的,有通过弹性钢缆施放张力来实现的,还有通过刚性体在凸起方向上的前后移动来实现的等等。气囊、弹性钢缆等弹性体支撑件可通过缓冲作用而使人感到更加舒适,但它们相对于刚性体支撑件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的缺点。而刚性体支撑件则缺乏缓冲性能,不能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腰部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支撑装置中弹性体支撑件不能满足腰部凸度和支撑位置的精确调节,和刚性体支撑件缓冲性能差的问题,同时满足了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腰部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前支撑板设置在后支撑板的前方,在前、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和凸度调节传动机构;所述的凸度调节传动机构由左摆臂、右摆臂、弹性压力板、凸度传动螺杆以及左拉杆、右拉杆组成;所述弹性压力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拉杆的内端活动连接,左、右拉杆的外端分别与左、右摆臂的横梁活动连接;左、右摆臂的下端分别与后支撑板活动连接,左、右摆臂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滚轮,滚轮设置在前支撑板的凹槽内;所述弹性压力板通过中心的螺纹孔与凸度传动螺杆的上端相连,在后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凸度调节变速箱和凸度调节电机;所述凸度传动螺杆的下端与凸度调节变速箱的输出端相连接,凸度调节变速箱的输入端与凸度调节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在后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位置调节传动电机和位置调节变速箱,位置调节传动电机的电机轴与位置调节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接,位置调节变速箱的输出端与位置传动螺杆相连接;在所述后支撑板的后方设置有支架,所述位置传动螺杆通过支架横梁上的支架螺纹孔与支架相连接,支架两端的支撑臂设置在后支撑板上的后固定铰座的通孔内。
所述凸度调节传动机构设置在前、后支撑板之间的中间位置。
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凸度调节传动机构两侧,且左右对称。
所述弹性压力板两端与左、右拉杆的内端相铰接。
所述左拉杆、右拉杆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左拉钩、右拉钩,且左拉钩、右拉钩分别与左摆臂、右摆臂的横梁相勾连。
在所述左、右摆臂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铰孔,在后支撑板上设置有前固定铰座,铰孔与前固定铰座相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实现在凸度和支撑位置两个自由度上的精确连续调节;
2、当座椅的靠背受到来自人体的冲击压力时,由于弹性压力板及压缩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具有缓冲作用,所以可保护人体腰部不受硬性的冲击,使人感到更加舒适;
3、本发明的腰部支撑装置的上、下位置调节主要靠位置传动螺杆和螺纹孔起作用,位置传动螺杆与螺纹孔啮合满足锁紧要求,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的耐久度和可靠性;
4、本发明的凸度调节传动机构整体成倒梯形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支撑强度高。其中对人体腰部起支撑作用的前支撑板的前表面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满足对人体舒适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座椅腰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凸度调节传动机构、滚轮和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开后的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压缩弹簧和左、右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前、后支撑板、压缩弹簧和左、右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座椅腰部支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后视图;
其中,1--前支撑板,2--后支撑板,3--压缩弹簧,4--凸度调节传动机构,5--左摆臂,6--右摆臂,7--弹性压力板,8--凸度传动螺杆,9--左拉杆,10--右拉杆,11--滚轮,12--凹槽,13--螺纹孔,14--凸度调节变速箱,15--凸度调节电机,16--位置调节传动电机,17--位置调节变速箱,18--位置传动螺杆,19--支架,20--支架螺纹孔,21--支撑臂,22--后固定铰座,23--左拉钩,24--右拉钩,25--前固定铰座,26--座椅,27--靠背通槽,28--靠背骨架,29--圆柱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5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榨菜原料的贮藏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预氧化PAN基纤维毡的氧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