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抗爆自主逃生多功能舱室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34828.6 申请日: 2012-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2963504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张健;尹群;罗昭君;连建鲁;陈聪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B63B29/02 分类号: B63B29/02;B63C9/06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地址: 21200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火 自主 逃生 多功能 舱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火抗爆自主逃生多功能舱室,属于船员舱室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发展,海洋平台数量越来越多,海洋平台的安全事故也逐年上升,由于海洋平台往往远离海岸,位于茫茫大海之上,海洋平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平台上工作人员的安全即刻受到极大威胁。海洋平台作为钻探油气资源的海上装备,其自身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油气意外泄露引起的平台爆炸或火灾;一类是由于恶劣海况或者船舶碰撞而导致的海洋平台坍塌。

目前海洋平台人员的工作、居住的舱室大多为普通板架结构的钢制舱室,此类舱室在安全方面主要有如下三个不足:(1)防火能力差,目前的海洋平台或船用防火舱室的设计主要是在钢板表面涂上一层防火涂料,但是由于钢材的延展性、导热性强,致使其对温度敏感度高,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钢材的温度急剧升高,变形增大,防火涂料很快脱落,容易使舱室内的物品达到着火点而发生火灾。(2)抗爆抗冲击能力不足,海洋平台舱室的四周围壁一般是普通的板架结构,而底部也是直接焊接在海洋平台甲板上,刚度较大,舱室外油气密集区一旦发生油气爆炸,一方面,冲击波载荷可以直接破坏舱室围壁而破坏舱室,另一方面,爆炸所引起的海洋平台甲板的剧烈振动会通过舱室底部对舱室内设备或者人员引起损伤。(3)舱室无自逃生能力,海洋平台主要依靠配置的救生艇来达到逃生目的,当海洋平台发生危险需要抛弃平台时,需要人员从各部分舱室经过平台甲板进入救生艇,不可避免地使人员有一段时间暴露于平台甲板上,如果此时甲板上的爆炸或火灾仍在继续,对人员生命安全仍存在威胁。综合以上分析,需要发明一种具备防火、抗爆、自逃生等多种功能的海洋平台用生活、居住舱室,以提高平台工作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满足原有舱室强度及各项应用要求的前提下且具有防火、抗爆、可自主逃生等功能的舱室。使其既能满足人员在海洋平台上正常工作、居住过程中时刻处于防火抗爆的保护之下免受突然发生的火灾爆炸的伤害,又能在海洋平台坍塌入水时能自主离开海洋平台主体而漂浮于海面上,等待救援。

技术方案:一种防火抗爆自主逃生多功能舱室,主要由舱室主体、弹簧隔振器和舱室约束装置组成。所述弹簧隔振器包括多个相同的弹簧,弹簧底端固定在主甲板上;所述舱室主体通过舱室约束装置限制在弹簧隔振器上,所述舱室主体置于弹簧上端。

所述舱室主体主要由四面围壁、顶板、底板、水密防火门、水密舷窗、栏杆、折叠式吊梯和救生拉环组成,所述四围壁、顶板和底板相互焊接形成水密舱室主体。四面围壁及顶板为复合芯夹芯板,所述的复合芯夹芯板由内外两块2mm厚的钢板及夹于其中的复合芯构成,所述的复合芯为1mm厚的金属波纹板及填充在空隙中的隔热防火泡沫构成,该材料密度较小;所述底板为6mm的钢板,底板边界超出四周围壁100mm的宽度。舱室主体外形的长度大于宽度,舱室总体上呈长方体状,四个围壁相交部位采用圆弧过渡。

舱室主体一围壁设一水密防火门,朝向大海的一侧围壁上开一个侧壁防火水密舷窗,为增加防火抗爆效果,朝向平台内部的一侧围壁上不开窗。舱室主体顶板设顶板防火水密舷窗,顶板防火水密舷窗外围设置栏杆。在舷窗下方设置可折叠式吊梯,可供舱室内人员爬上吊梯通过舱室顶部的舷窗离开舱室。舱室主体前后两端围壁上焊接有救生拉环,可供救援船舶系固绳索对其进行拖曳航行。

所述弹簧隔振器设置于舱室主体底部钢板(底板)之下,舱室主体的底部钢板和主甲板之间采用若干根弹簧弹性连接,弹簧的下端焊接在主甲板表面,上端与舱室主体的底部钢板接触,弹簧上端与舱室主体的底部之间无焊接。

所述舱室主体的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舱室约束装置;所述舱室约束装置由齿条,齿轮,微型直流电动机,齿盘,轴孔,轴,┓型卡板组成;齿盘根部焊接于┓型卡板之上,齿轮与齿条的一端啮合,齿条的另一端与齿盘啮合。平台一切正常时,┓型卡板将舱室突出的底板部分卡住;平台发生倾倒,舱室的一部分浸入海水中时,微型电动机带动电动齿轮转动,可以通过齿条带动齿盘转动,由于齿盘与┓型卡板焊接在一起,齿盘转动即可带动卡板实现对舱室底部的约束与放开。所述微型直流电机由安置于舱室内的蓄电池提供电源。

当需要限制舱室主体时,启动微型直流电机,微型直流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条给齿盘一个远离齿轮的推力,从而使齿盘带动┓型卡板卡在底板上,微型直流电机停止工作。

舱室主体内部储存有供舱室内人员48小时需要的食物、淡水、压缩氧气等给养,还配备有救援电台、蓄电池电源、信号灯和救生衣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