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药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34811.0 | 申请日: | 201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昆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椎管 麻醉 寒战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药剂。
背景技术
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是临床麻醉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20%-50%。剧烈寒战可使患者极不舒适,不仅影响手术操作及临床监测,而目机体氧耗量大为增加,导致低氧血症和乳酸性酸中毒,有必要加以制止。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药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全叶青兰10-20份、白头翁10-25份、一枝黄花1-15份、瓜蒌皮1-10份、防风1-15份、小野鸡尾1-10份、干姜1-10份、冬凌草1-15份、地肤子1-10份、肉苁蓉10-20份、决明子10-30份、农吉利1-20份、远志1-10份、芦荟10-20份和牡丹皮1-10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全叶青兰15份、白头翁15份、一枝黄花5份、瓜蒌皮5份、防风10份、小野鸡尾5份、干姜5份、冬凌草10份、地肤子5份、肉苁蓉15份、决明子20份、农吉利10份、远志5份、芦荟15份和牡丹皮5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药剂为片剂、口含片、速溶片、或汤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药剂具有成本低、制备易、毒副作用小、疗效显着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汤剂的制备
称全叶青兰15克、白头翁15克、一枝黄花5克、瓜蒌皮5克、防风10克、小野鸡尾5克、干姜5克、冬凌草10克、地肤子5克、肉苁蓉15克、决明子20克、农吉利10克、远志5克、芦荟15克和牡丹皮5克,加入水2000毫升,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在70℃的水浴下加热6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即得。
实验例
50例硬膜外麻醉寒战者均是下肢、下腹、脊柱乎术,ASA I-II级,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6±11岁,体重60±5kg。术前均未用药,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术中输液为室温环境中的液体。取T11-L4,向头端置管3厘米,试验剂量注入2体积%利多卡因5毫升。5分钟后无不适,追加2体积%利多卡因7-15ml,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麻醉后常规给氧,术中监测HR、NBP、ECG、SPO2。患者自述怕冷并有面部及四肢肌肉不自主颤抖为寒战病例。50例寒战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局麻药用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于寒战出现后2分钟口服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50毫升,每个4小时口服一次,连续口服3次。对照组于寒战出现后2分钟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毫升。12小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寒战情况。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畏寒及寒战消失;好转:有畏寒但无寒战;无效:仍有畏寒及寒战。显效+好转者视为有效。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7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安全性分析
观察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昆,未经王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金属冲压模具的上冲头
- 下一篇:一种缓冲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