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34668.5 | 申请日: | 201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辉 | 
| 主分类号: | C11C3/00 | 分类号: | C11C3/00;C08K5/1515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张玉甫 | 
| 地址: | 1162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作为增塑剂在塑料、橡胶中应用的环氧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环氧植物油主要采用两步法和一步法,两步法主要工艺是有机酸(甲酸或乙酸)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过氧酸环氧化剂,然后再以滴加过氧酸环氧化剂的方式,使植物油发生环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需经碱洗、水洗,减压蒸馏等处理工艺,最后得到环氧植物油,此种方法工艺繁琐;一步法是在生成过氧酸的同时实现植物油的环氧化,直接生成过氧酸和下游产品合成集成到一个反应器之中,该法生产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消除了使用过氧酸带来的危险,目前已成为工业生产中主要方法,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两种方法所用的催化剂大多为浓硫酸和有机酸等,容易腐蚀设备,所得产品颜色较深,易产生副产品,环氧值较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还存在反应液与催化剂同相不易分离,所得环氧基团易开环等问题。此外,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制备环氧植物油,虽然可以避免催化制备环氧植物油的缺点,但反应前离子交换树脂必须严格预处理,操作复杂,且环氧化时间长,能耗较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传统工艺所存在的不足,且工艺简单,产物得率高,氧化剂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一种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是将植物油:溶剂按1:0.5—1.5重量比放入反应釜中,并在50—100℃温度下搅拌20分钟,体系混合均匀后按植物油:催化剂;1:0.05—0.15重量比加入催化剂,并搅拌20分钟,然后按植物油双键:氢过氧化物二1:1.1—1.5摩尔比加入氢过氧化物,维持反应温度3—30小时,反应完毕,降温至40℃,抽滤,将催化剂和液相物料分离,再用去离子水将液相物料洗至中性。然后将液相物料移至减压旋转蒸馏釜中,在温度80~100℃,真空度0.06~0.08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脱除水分及溶剂,直至含水量低于0.5%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植物油。制得的环氧植物油环氧值范围为3.1~6.3%0,碘值为3.0~18.1%,酸值为0.6~4.3KOHmg/g;所述的催化剂是介孔钛硅分子筛催化剂,钛硅摩尔百分比为0.005-0.03,孔径2-5nm,表面积1000-1200m2/g;
上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载体是MCM-41分子筛。
上述的植物油是大豆油、蓖麻油、橡胶籽油、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玉米油中的一种。
上述的溶剂是乙酸乙酯。
上述的过氧化物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工艺简单,产物得率高,氢过氧化物利用率高,工艺过程对环境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是将20g大豆油、10g乙酸乙酯放入反应釜中,并在50℃温度下搅拌20分钟,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18钛硅分子筛(载体为MCM-41,下同;钛硅摩尔比为0.005,孔径2nm,表面积1200m2/g),并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6.8g的过氧化氢,维持反应温度3小时,反应完毕,降温至40℃,抽滤,将催化剂和液相物料分离,再用去离子水将液相物料洗至中性。然后将液相物料移至减压旋转蒸馏釜中,在温度80℃的条件下减压蒸馏脱除水分,直至含水量低于0.5%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大豆油。
实施例二
一种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是将20g大豆油、30g乙酸乙酯放入反应釜中,并在90℃温度下搅拌20分钟,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2g钛硅分子筛(钛硅摩尔比为0.01,孔径2.6nm,表面积1150m2/g),并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78的叔丁基过氧化氢,维持反应温度30小时,反应完毕,降温至40℃,抽滤,将催化剂和液相物料分离,再用去离子水将液相物料洗至中性。然后将液相物料移至减压旋转蒸馏釜中,在温度80℃的条件下减压蒸馏脱除水分,直至含水量低于0.5%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大豆油。
实施例三
一种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是将20g大豆油、30g乙酸乙酯放入反应釜中,并在100℃温度下搅拌20分钟,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3g钛硅分子筛(钛硅摩尔比为0.03,孔径5nm,表面积1000m2/g),并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9g的叔丁基过氧化氢,维持反应温度30小时,反应完毕,降温至40℃,抽滤,将催化剂和液相物料分离,再用去离子水将液相物料洗至中性。然后将液相物料移至减压旋转蒸馏釜中,在温度80℃的条件下减压蒸馏脱除水分,直至含水量低于0.5%时,降至室温,得到环氧大豆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辉,未经徐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