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干菇对即食调理食用菌护色保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4150.1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慜;齐琳琳;陈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山水郎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8 | 分类号: | A23L1/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311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干菇 即食 调理 食用菌 护色保脆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用干菇对即食调理食用菌护色保脆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加工,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食用菌还具有特殊营养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能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功能,这些特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际食用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
食用菌的加工形式丰富多样,如干制品、罐头、腌制产品、糖制产品、发酵奶、保健饮料、食用菌冻干粉碎、美容产品、香菇糯米酒、香菇保健蛋糕、食用菌面包和平菇软糖加工等。食用菌产品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由于食用菌经干制后,产品的色泽、风味和质构都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市场上食用菌罐头大都采用食用菌鲜品为原料,但食用菌鲜品含水量高、组织脆嫩、不易储藏。因此,以食用菌干制品为原料开发即食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
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产品的感官品质。产品的感官品质主要由外观控制(色素保持、抑制褐变)、口感、风味物质保存、营养成分保存等方面组成。其中食品的物理性质(如色泽、爽口性)对食品的口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品的颜色是食品的外观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脆性有极大的兴趣,因此针对食用菌干制后色泽以及质构品质下降的问题,改善食用菌干制品为原料的即食产品的色泽和口感具有很大的意义。
对于果蔬产品的护色保脆研究,国内也有相关的报道。李莎莎(2010)等阐述了食用菌护色方法研究进展,指出护色方法主要有物理护色、化学护色、复合护色法。杨成龙(2009)研究了低酸性绿竹笋罐头护色及保脆技术。在预煮工序中定量添加氯化钙对绿竹笋进行保脆处理;在汤汁中定量添加植酸、异Vc钠等复合食品添加剂,可较好地提高产品脆嫩度,保持绿竹笋罐头在加工和贮存期间的产品色泽,提高产品的质量。但目前对于食用菌产品的护色保脆还没有研究。
刘魁(专利申请号200810054480.4)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护色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食用菌护色保鲜剂有4-己基间苯二酚、脱氢醋酸钠及二氧化氯三种有效成分,三种有效成分的质量配比为2:2:5。该方法只是单纯改善了食用菌的色泽,对于食用菌质构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涉及。
王央苗,张慜等(专利申请号200910213558.7)公开了一种保质期内果蔬罐头制品果肉组织软化的控制方法。将果蔬罐头原料先进行挑选、去皮后,取大小均一的果肉样品,在质量浓度0.4%的果胶溶液中加压0.3-0.5MPa条件下浸泡果肉10min;浸泡完毕后捞出果肉,倒入预先加热好的质量浓度为0.3%、粒度80-100nm碳酸钙分散预煮液中,预煮温度控制在90-95℃,预煮时间为4min;预煮完毕后,将果肉捞出,经冷却漂洗、修整、装罐、称量、加汤、真空封口、杀菌、冷却后,堆码入库。采用果胶和纳米碳酸钙分散液浸泡提高罐头制品果肉的硬度,在16-20个月的保质期内硬度达到0.13-0.32kg/cm3。此方法主要研究了防止组织软化方法,对色泽的描述没有涉及。
陈功等(专利申请号03135525.0)公开一种天然复合护色、保脆保鲜剂配方。发明以纯天然保鲜、护色为主体以及复合少量的化学药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及酵母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具有很强的护色作用。但其主要是针对新鲜蔬菜,对干制品蔬菜的研究未涉及。
张慜等(专利申请号201110389529.3)公开了一种用干香菇制作香菇脆片的负压微波联合干燥方法。发明将干香菇泡发后,充分清洗,加入护色剂漂烫、切分(或不切分)后,加入浸渍液充分浸渍,沥糖摊盘;将预处理后的香菇进行负压微波喷动干燥10-15min,使高水分物料在均匀干燥状态下快速脱水至水分含量20%-30%;然后取出香菇半成品,放入真空微波干燥箱内干燥15-20min至最终含水量6%以下;充氮包装后得即得松脆香菇产品。此发明主要是针对香菇脆片产品的开发,对香菇调理食品的研究没有涉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山水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山水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类胶黏剂
- 下一篇:高速数控单柱立式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