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2970.7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6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交替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熔模铸造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模、制壳和模壳焙烧浇注三道工序过程,其中制壳工序是将制模工序制的蜡模组,通过涂料、撒砂、硬化、风干的多次循环过程形成涂料模组,再进行脱蜡(熔失蜡模)就形成了模壳,壳内型腔就是零件模型。
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铸造工艺水平也在飞快发展,目前,我国精密铸造业面临着原辅材料的逐年上涨及精密铸件产品价格的逐年下跌问题,产品利润呈下跌趋势,在保证铸件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精铸产品成本是现在精铸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铸造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在保证型壳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和抗热变形能力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熔模铸造制壳包括挂取模组、涂料、撒砂、硬化、干燥工序,所述涂料、撒砂、硬化、风干重复6次,第1层表面层采用硅溶胶、亚白刚玉粉涂料,硅溶胶、亚白刚玉粉的质量比为1:(3.6—4),撒砂采用80—120目刚玉砂;第2层过渡层采用硅溶胶、莫来石粉涂料,硅溶胶、莫来石粉的质量比为1:(2—2.2),撒砂采用30—60目莫来石砂;第3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撒砂采用10—30目铝矾土砂;第4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撒砂采用10—30目莫来石砂;第5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撒砂采用10—30目铝矾土砂;最后一层是只涂料不撒砂称为半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
本发明提供的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型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改善了型壳综合性能,在满足型壳高温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型壳的残留强度,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对环境污染小,满足环保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熔模铸造制壳包括挂取模组、涂料、撒砂、硬化、干燥工序,所述涂料、撒砂、硬化、风干重复6次,第1层表面层采用硅溶胶、亚白刚玉粉涂料,硅溶胶、亚白刚玉粉的质量比为1:(3.6—4),撒砂采用80—120目刚玉砂;第2层过渡层采用硅溶胶、莫来石粉涂料,硅溶胶、莫来石粉的质量比为1:(2—2.2),撒砂采用30—60目莫来石砂;第3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撒砂采用10—30目铝矾土砂;第4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撒砂采用10—30目莫来石砂;第5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撒砂采用10—30目铝矾土砂;最后一层是只涂料不撒砂称为半层,采用水玻璃、高铝粉涂料,水玻璃、高铝粉的质量比为1:(1.05—1.1)。
熔模铸造制壳交替撒砂工艺方法,生产成本低,型壳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和抗热变形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