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2102.9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恒林;黄建恩;冯伟;闫加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C04B28/04;C04B18/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掺量 粉煤 复合 保温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保温砌块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房屋等建筑墙体的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渣之一,目前的综合利用率还较低,约为30%左右。 由于粉煤灰长期堆放,不仅占用和毁坏了大面积土地,而且造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严重破坏。用粉煤灰生产建筑墙体材料是一种有效利用的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但目前粉煤灰墙体材料主要是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粉煤灰的掺量一般在60%左右,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能源,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同时,生产出的砌块产品及应用到墙体中的保温性、隔热性、节能性、耐久性等不足。目前使用的一些粉煤灰多孔保温砌块,在砌块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孔洞,由于孔洞数量和排数过多造成生产工艺复杂,加工、搬运和施工过程中砌块破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粉煤灰掺量高、节约能源、不需要外加剂、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破损率低的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及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挤压成形布有多个通孔的长方形砌块体,所述的长方形砌块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半开放通孔,在所述的半开放通孔和多个通孔内充填有保温材料。
实现上述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陶粒进行破碎,加入少量水混合,用成形机挤压成布有多个通孔的长方形砌块体,在挤压有多个通孔的长方形砌块体的同时,在长方形砌块体左右两侧对称挤压一个半开放通孔,在所述的半开放通孔和多个通孔内充填由稻壳、硅酸盐水泥和901胶按质量百分比混合成的保温材料,将保温材料压实、平整,自然养护后制备而成。
所述的长方形砌块体中粉煤灰为43.1%-49.2%,硅酸盐水泥为16.8%-20.4%,粉煤灰陶粒为24.7%-34.4%,水为5.6-6.8%;所述的保温材料中稻壳为24.1%-25.8%,硅酸盐水泥为36.5%-38.4%,901胶为37.1%-38.2%。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粉煤灰、粉煤灰陶粒、稻壳等工、农业废弃物及轻质材料为主,砌块体积密度在676~704Kg/m3,使得砌块产品容重大大降低,减少了建筑自重和工程造价。粉煤灰综合掺量达到70%以上,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砌块孔洞数量和排数少、易于成型,加工、搬运和施工过程中的破损率低。砌块含水率4.27%-5.03%。砌块抗压强度达到3.5Mpa以上,符合填充墙体的力学要求。砌块孔洞内充填保温材料, 290 mm厚砌块墙体传热系数在0.60 W/(m2·K)以下,热工性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0.3时)外墙热工性能的要求。节能效果明显,达到自保温要求,且耐久性好,充填的保温材料为无机材料,防火性能优良。砌块生产过程无需添加外加剂,成本低廉。无需炉窑烧结、无需蒸压加氧、无需高温养护,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防火性能优良、耐久性好,达到国家自保温节能要求的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填保温材料前砌块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充填保温材料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通孔,2-砌块体,3-半开放通孔,4-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挤压成形布有八个通孔1的长方形砌块体2,通孔的排列方式为上下三排,平行交错排列,其中第一排和第三排相同,均为三个矩形纵向通孔,第二排为两个矩形纵向通孔加上两个纵向半开放通孔,每排孔洞有孔壁间隔。所述的长方形砌块体2的左右两侧对称开有半开放通孔3,在所述的半开放通孔3和多个通孔1内充填有保温材料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