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2086.3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顾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3/00 | 分类号: | B01J33/00;C10G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裂化 金属 钝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
背景技术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特别是以重质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过程中,原料油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镍、钒、铜、铁等重金属会沉积在催化剂表面造成催化剂中毒失活和选择性下降,从而使轻质油收率下降,氢气和焦炭产率上升。针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金属污染,工业上除了对原料进行脱金属预处理、选用抗金属能力强的催化剂外,还可以采用加大催化剂的置换速率来改善催化剂的性质,以及使用钝化剂来抑制原料中的金属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其中,使用钝化剂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有机酸7-9份、三乙胺22-27份、双氧水140-160份、三氧化二锑135-160份、碳酸氢铵30-40份和水160-180份。
本发明各组分的重量份优选为:有机酸8份、三乙胺25份、双氧水150份、三氧化二锑150份、碳酸氢铵35份和水170份。
所述有机酸为磺酸、亚磺酸、酒石酸、苯甲酸、抗坏血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1)将水、有机酸、三乙胺、碳酸氢铵、三氧化二锑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同时升温至65-78℃;(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滴加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放热,物料在沸腾中进行反应,且不断产生回流,滴加时间为30-45min;(3)双氧水滴加完毕,加热20-40min,恒温103℃;(4)冷却放料,得到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配方中使用了碳酸氢铵,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气体扩大了反应表面积,使三氧化二锑得到充分完全反应。
(2)本发明含锑量高,五价锑钝化剂具有粘度小、凝固点低、热分解温度高、稳定性好,在催化裂化工艺上,对钝化催化剂上的污染金属镍效果显著,挂锑率远超过有机锑和三价锑钝化剂。
(3)本发明所用原料毒性小,对人体无伤害,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对产品及产品后续加工无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将将170份水、8份酒石酸、25份三乙胺、35份碳酸氢铵、150份三氧化二锑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同时升温至65-78℃,再滴加入150份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放热,物料在沸腾中进行反应,且不断产生回流,滴加时间30-45min,双氧水滴加完毕,加热20-40min,保持恒温103℃,最后冷却放料,得到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所述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为黄绿色澄清液体。用GB/T2504-81所述方法测定产品的密度(20℃)为1.26g/cm3;用GB/T265-88所述方法测定产品的运动粘度≤4mm2/s;用GB/T510-83所述方法测定产品的凝固点小于10℃,经X荧光光谱仪分析,钝化剂中锑含量为24%。
实施例2
将165份水、7.2份磺酸、23份三乙胺、33份碳酸氢铵、140份三氧化二锑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同时升温至65-78℃,再滴加入155份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放热,物料在沸腾中进行反应,且不断产生回流,滴加时间30-45min,双氧水滴加完毕,加热20-40min,保持恒温103℃,最后冷却放料,得到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所述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为黄绿色澄清液体。用GB/T2504-81所述方法测定产品的密度(20℃)为1.32g/cm3;用GB/T265-88所述方法测定产品的运动粘度≤4mm2/s;用GB/T510-83所述方法测定产品的凝固点小于10℃,经X荧光光谱仪分析,钝化剂中锑含量为25%。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缸柴油机卧式双腔消声器
- 下一篇:副架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