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灌装容器的灌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2081.0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鲁珀特·梅恩金格尔;斯提芬·珀斯尔;塞巴斯蒂安·鲍姆加特纳;斯提芬·富鲁茨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2 | 分类号: | B67C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罗延红;李柱天 |
地址: | 德国诺伊***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灌装 容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灌装容器且优选给饮料容器灌装饮料的灌装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在容器内灌装液体,公开了用于形成各灌装机构的不同可行方式。如在饮料灌装领域内所知,根据待灌装液体的不同,尤其根据待灌装产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灌装机构,其尽量周全地考虑由产品决定的特性。
例如,已知所谓的长管灌装机构,在这里,要灌装到瓶子中的饮料借助深插入瓶子中的管子被注入。通过这种方式做到了瓶子的下潜灌装,这尤其对生泡沫的产品和/或对氧气敏感的产品表现出有利的灌装性能。
此外,已知所谓的无灌装管式灌装系统,在这里,液体从设于容器嘴口上方的产品出口端流入待灌装容器,并且被液体从容器内排挤出的气体借助回气管从容器中被导出。回气管此时一般位于灌装液流的中心,其中,灌装液流一般从回气管借助转向挡板被引导至待灌装容器的内壁,以便在起泡不多的情况下将液体小心灌注到当前容器中。
另外,已知所谓的全液流灌装机构(Vollstrahlfüller),其尤其也能以自由流灌装机构的形式构成。在这里,应灌装到相应容器内的液体从一般间隔设置在容器嘴口上方的产品出口端经容器嘴口顺利地流入。被液体排挤出的气体经过全液流和当前瓶口之间的间隙逸出。
容器的灌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例如,已知体积控制,在这里,应该将一定的灌装体积的产品灌入某个容器中。另外,已知称量灌装机构,在这里,应该在各容器内达到一定的产品重量。另外,已知液面高度控制型灌装系统,在这里,在每个容器内达到的液面高度被用作灌充断开标准。
称量灌装尤其用于相对不均质产品,例如像含果纤维成分的果汁或含果成分的奶产品。当通过这种方式灌装的瓶子应该让最终消费者感到统一时,则优选控制液面高度的灌装。即,例如由于因玻璃瓶制造工艺而使得玻璃瓶具有不准确的内腔体积,所以,在这里可能在相同的灌装量下获得不同的灌装高度。但消费者通常将这种不同的灌装高度视为灌装有误。
在容器的全液流灌装领域内,例如DE 10 2008 029 208 A1公开了与灌装高度相关的控制,在这里,描述了自由液流灌装系统,其具有液面探头,液面探头在灌装液流外在灌装机构边缘处设置在一个定心机构上。但是,对于狭窄的容器嘴口,液面探头设置在灌装机构的边缘区域内是容易出事故的,这是因为探头在移入该容器时会碰撞该容器嘴口。
作为液面探头,通常采用电子传感器,此时,电极安置在液面高度传感器本身上,液面高度传感器在达到相应液面高度水平时与安置在灌装机构上的外壳点导电接触。但为了做到这一点,待灌装液体须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针对上述液面探头的设计结构,对待灌装产品的导电能力的典型的要求是<20μS/cm,因此,导电能力弱的液体无法按照该原理来灌装。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给容器灌装液体的灌装机构,其允许根据液面高度进行全液流灌装。
该任务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灌装机构来完成。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有利的改进方案。
相应地,用于给容器灌装液体的灌装机构具有用于以全液流灌装该容器的全液流灌装件和用于确定液面高度的液面探头。根据本发明,该液面探头设置在该全液流灌装件的下方,使得所述液面探头在灌装时位于该全液流内。
由于液面探头设置在全液流灌装件的下方,使得液面探头在灌装时位于全液流内,所以,液面探头设置在这样的区域内,该区域在液面探头移入容器嘴口时发生碰撞的危险小,并且可以相应减小因液面探头碰撞容器嘴口而出现的复杂性。全液流灌装的基本原理没有因上述的液面探头布置而被破坏,因而,由灌入的液体排挤出的气体还总是在全液流和嘴口之间从当前容器的内腔中逸出。相应地得到一种灌装作业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提高的灌装机构,其允许在液面高度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全液流灌装容器。
由于液面探头在容器灌装时位于全液流内,所以,由这种布置表现出的流体动力学作用和流体动力学条件被用于控制灌装机构的预定灌装高度。以下将描述该基本原理的不同变型。
为此,液面探头最好被布置成使得该液面探头在灌装时被全液流包围,最好完全位于全液流内。如果液面探头被全液流包围,则适用环流物体的物理学特性,从而在这里能以追溯且可重复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流体动力学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罗内斯股份公司,未经克罗内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