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检测微量喹乙醇的试纸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2076.X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职爱民;邓瑞广;杨苏珍;宋春美;赵东;张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检测 微量 乙醇 试纸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微量抗菌促生长剂类药物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检测微量喹乙醇的试纸条。
二、技术背景:
喹乙醇(Olaquindox,OLA)是1965年由德国Bayer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抗菌促生长剂,最初用于防治仔猪腹泻,1976年欧共体批准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国内于1981年研制成功,因其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效果,尤其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等致病菌所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且有促进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利用,提高生长速度等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多种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中。喹乙醇作为一种重要的畜禽饲料添加剂,按推荐剂量合理使用能起到抗菌促生长的作用,并能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由于价格低廉、使用剂量过大、重复用药、用药时间过长、搅拌不均匀、计算或称量错误等原因,畜禽喹乙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有研究报告称,在鲤鱼、罗非鱼、草鱼、斑点叉尾鮰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喹乙醇,其生长率能提高50%左右,但应控制剂量,否则鱼有中毒危险。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喹乙醇,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饲料转化率,然而它蓄积毒性的特点,使其在鱼体内蓄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鱼的肝、肾造成很大破坏,鱼在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大量出血而死。因此,喹乙醇中毒的商品鱼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据报道,喹乙醇能危害各个年龄的各种鱼,尤以鲤鱼成鱼发病率、死亡率为高在水产饲料中,曾一度被称为“水产瘦肉精”的喹乙醇,经历了被忽略毒副作用到被客观评价的过程。喹乙醇的毒性随动物种属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对禽和鱼类,有中度至明显蓄积毒性和一定遗传毒性,对部分鱼类有明显致畸作用。毒理学研究还证实,喹乙醇及其代谢物具有光敏毒性、肾毒性、遗传毒性、可能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都会转嫁到人的身上,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鉴于此,我国农业部批准的喹乙醇兽药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明确规定,喹乙醇作为抗菌促生长剂,仅限用于35 kg以下猪的促生长,以及防治仔猪黄痢、白痢,猪沙门氏菌感染,休药期35 d;禁用于体重超过35 kg以上的猪和禽、鱼等其他种类动物。
由于我国养殖模式落后,很多养殖户相关科学知识不足,道德观念淡薄,对有关的法律法规也不了解,国家监管制度也存在弊端,使得我国养殖业使用喹乙醇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这种潜规则伏击着我们每一个人,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要想完全禁用喹乙醇还需加大力度,唤醒行业人士的良知,内部揭发,外部监管,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养殖者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对危害人们健康的违法行为给予重罚,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快速、准确、方便的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外测定喹乙醇在饲料和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方法种类不多,主要是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Liquid chromatography/PB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Gas chromatograph/PBSs spectrometry,GC/MS)、电化学分析法、薄层色谱法、等吸收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但是这些方法检测喹乙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是样品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净化,繁琐费时,从样品预处理到得出检测结果至少需要2天时间;同时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大型专门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无法进行现场检测,时效性差,难以推广。免疫学检测法具有半定量和一定的定量能力,可以提供待测物的初步信息,该法灵敏度高,分析过程相对简单,用作喹乙醇的筛查有独特的优势,是需要优先发展的检测技术,但目前喹乙醇免疫学检测方法在国内尚属空白,急待研究解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研制出特异、灵敏、快速、简便的快速检测微量喹乙醇的试纸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检测微量喹乙醇的试纸条,底层为支撑层,中间层为吸附层,保护层固定在吸附层上,吸附层从测试端依次为测试端吸附纤维层、吸附金标抗体纤维层、纤维素膜层及手柄端的吸水材料层,其中在纤维素膜层上有用偶联喹乙醇的载体蛋白溶液印制的直线式检测印迹,用羊抗或兔抗小鼠IgG或羊抗兔IgG抗体溶液印制的直线式对照印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