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1914.1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峰峰矿区新东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29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碳化硅 碳纤维 复合 陶瓷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陶瓷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具有抗氧化性好、硬度高、热稳定性好、高温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及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已在石油、化工、机械、航天核能和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现有制造方法下制造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由于其断裂韧性差、抗冲击能力小易碎等弊端,在一些特殊场合应用还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增强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的韧性和抗弯强度以及其机械性能。
本发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准备100份的碳化硅微粉、5-10份的短碳纤维,0.5-1.5份的分散剂、0.4-1份的碳化硼加70-100份的纯净水;15-2.5份的丙三醇;
2)、球磨,将步骤1)中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搅拌3-5小时后,加炭黑浆6-9份、加5-8%PVC水溶液3-5份,并再次通过球磨机进行搅拌,搅拌4-6小时后加入润滑剂和粘结剂在搅拌桶内搅拌10-15小时;
3)、用喷雾造粒机对步骤2)中搅拌后的配料进行喷雾造粒,
4)、将喷雾造粒后的造粒粉按照所需制品的大小和形状用钢模具或冷等静压机以130-150Ma的压力干压成型,
5)、用车床或铣床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粗加工,
6)、用真空素烧电炉做素烧脱胶处理,
7)、用真空无压烧结电炉烧结至1750-1850℃后充入保护气体继续烧结至2220-2250℃结束;
8)、根据产品图纸要求进行精磨加工。
本发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陶瓷润滑剂为2-3份。
本发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粘结剂为6-7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方法在陶瓷中加入短碳纤维,使得其在断裂过程中通过纤维拔出、纤维桥联、断裂偏转等增韧机制来消耗断裂时的能量,使材料表现为非脆性断裂,从而改变其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使产品的抗弯强度和韧性等项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基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准备100份的碳化硅微粉、5-10份的短碳纤维,0.5-1.5份的分散剂、0.4-1份的碳化硼加70-100份的纯净水;1.5-2.5份的丙三醇;
2)、球磨,将步骤1)中的配料放入球磨机中搅拌3-5小时后,加炭黑浆6-9份、加5-8%PVC的水溶液3-5份,并再次通过球磨机进行搅拌,搅拌4-6小时后加入润滑剂和粘结剂在搅拌桶内搅拌10-15小时;
3)、用喷雾造粒机对步骤2)中搅拌后的料浆进行喷雾造粒,
4)、将喷雾造粒后的造粒粉按照所需制品的大小和形状用钢模具或冷等静压机以130-150Ma的压力干压成型,
5)、用车床或铣床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粗加工,
6)、用真空素烧电炉对生坯做素烧脱胶处理,
7)、用真空无压烧结电炉烧结至1750-1850℃后充入保护气体继续烧结至2220-2250℃结束;
8)、根据产品图纸要求进行精磨加工。
本发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陶瓷润滑剂为2-3份。
本发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粘结剂为6-7份。
本发明的无压烧结碳化硅基加碳纤维复合陶瓷制造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在陶瓷中加入碳纤维,使其在断裂过程中通过纤维拔出、纤维桥联、断裂偏转等增韧机制来消耗断裂时的能量,使材料表现为非脆性断裂,从而改变其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使产品的抗弯强度和韧性等项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峰峰矿区新东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峰峰矿区新东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信息发送、获取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集群通信中组资源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