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1799.8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蔡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麦道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B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绒服 布料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布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羽绒服是冬季最主要的保暖服饰之一,现有的羽绒服常用的纤维是尼龙,为了使羽绒服的布料具有防风功能,在布料的后整理中,会对布料表面进行涂层,为了使羽绒服外观亮丽,还会在羽绒服布料表面涂设亮PU层,这些涂层在保证了羽绒服布料具有防风性的同时,却降低了布料的透气性,而后处理中,使羽绒服具有防风和透气性的布料,一般布料比较厚重,穿着时比较重,布料的表面也不够柔软,而布料的防钻绒性也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布料柔软、轻薄,穿着舒适度高,具有很好的防风性、透气性和防钻绒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多孔细纤维进行整经处理,
(2)将上述整经处理后的纤维进行上浆处理,
(3)将上浆处理后的纤维进行烘燥处理,
(4)将烘燥处理后的纤维进行织造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细纤维为细旦多孔丝,所述细旦多孔丝直径小于100微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浆料温度保持在25-50度,上浆压力保持在1.2-2.5kg/cm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烘燥温度保持在80-150度,烘燥时间保持在10-25分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织造处理采用多股多孔细纤维横向和纵向交织织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在纤维编织前对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和烘燥处理,使得织造而成的布料柔软、轻薄,具有很好的防风性、透气性和防钻绒性,穿着舒适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多孔细纤维进行整经处理,整纱处理过程中,既要保证少断经,又要遵循单丝的张力、片纱的张力和卷取张力相统一,减少断经,
(2)将上述整经处理后的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利用纤维的吸水性能,依靠纤维间的间隙附着浆料,以提高织物的质量,保护经纱,防止丝条起毛或断头,提高纺织效率,
(3)将上浆处理后的纤维织物进行烘燥处理,
(4)将烘燥处理后的纤维进行织造处理。
另外,所述多孔细纤维为细旦多孔丝,所述细旦多孔丝直径小于100微米,多孔纤维实现了织物的高密性,有助于增大织物的柔软度和滑糯度。
另外,所述浆料温度保持在30度,上浆压力保持在1.2kg/cm2。
另外,所述烘燥温度保持在80度,烘燥时间保持在10分钟,过高的烘燥温度,使上浆的纤维由于距离烘筒距离的不同,发生热胀冷缩不同,会发生收缩不均。
另外,所述织造处理采用多股多孔细纤维横向和纵向交织织造。
本发明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选用多孔细纤维,实现了织物的高密性,织造而成的布料柔软、手感优良、透气性好、防风性好、防钻绒性好。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羽绒服布料的制作工艺编织前对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和烘燥处理,使得织造而成的布料柔软、轻薄,具有很好的防风性、透气性和防钻绒性,穿着舒适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麦道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麦道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用干涉测量法测量物体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