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1704.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蔡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麦道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4/00 | 分类号: | D06M14/00;D01F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布料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布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会变色的衣物已经走入人们的视线,会变色的衣服是指能够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色的服装,它由变色纤维制造而成,或者织物采用变色燃料印染而成,它可以在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或温度下产生变色现象,而在另一种波长的光线照射下或温度下,又会发生可逆变化回到原来的颜色。如女式服装在烈日炎炎时呈纯白色,具有反射热量的功效,进入房间,温度降低,衣服变为浅蓝色,男式服装,清晨呈现出明快的棕色,午后呈灰色,晚上呈黑色,但是现有的变色服装,总体来讲变色还是比较单调,色彩不够鲜艳丰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的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变色单体接枝到成纤高聚物上,进行纺丝,
(2)将螺苯并吡喃衍生物的螺环基团引入高分子链中,
(3)将纺丝在含有螺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单体中进行浸渍处理,带液率80%以上,
(4)将浸渍处理后的纺丝进行烘干处理,形成变色纤维丝,将变色纤维丝进行纺织形成变色布料。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浸渍处理温度保持在15-40度,所述浸渍处理时间为60-90分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处理时间温度为20-50度,所述烘干处理时间为5-15分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含有螺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单体为苯乙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制作而成的变色布料手感好、耐水洗好、耐光性好、发色效果好、颜色变化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变色单体接枝到成纤高聚物上,进行纺丝,
(2)将螺苯并吡喃衍生物的螺环基团引入高分子链中,
(3)将纺丝在含有螺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单体中进行浸渍处理,带液率80%以上,
(4)将浸渍处理后的纺丝进行烘干处理,形成变色纤维丝,将变色纤维丝进行纺织形成变色布料。
在恒定压力和温度下,随着光照,变色布料的颜色发生变化,经过多次光亮度与暗度的循环,颜色变化完全可逆,这种变色面料无论在手感、耐水洗、耐光性、发色效果都比较理想,并且可变化颜色更多,不仅可以变成白色、黑色、灰色等颜色,还可以变色成绿色、紫色、红色、橘色等鲜艳的颜色。
另外,所述浸渍处理温度保持在15-40度,所述浸渍处理时间为60-90分钟。
另外,所述烘干处理时间温度为20-50度,所述烘干处理时间为5-15分钟。
另外,所述含有螺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单体为苯乙烯,单体在纤维内进行聚合,使纤维具有光敏变色性能。
本发明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由于在纺丝中引入变色化合物,对纺丝工艺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极易推广的生产技术。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变色布料的制作工艺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制作而成的变色布料手感好、耐水洗好、耐光性好、发色效果好、颜色变化完全可逆、不仅可以变成白色、黑色、灰色等颜色,还可以变色成绿色、紫色、红色、橘色等鲜艳的颜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麦道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麦道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