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浆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1511.7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瑜;杨杰;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0/00 | 分类号: | D06M10/00;D06M15/333;D06L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孙林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浆料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浆料的利用,具体地指一种纺织浆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纱线的上浆是织造前序工作的一个重要过程,浆纱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织造。上浆可以提高经纱的耐磨性、强力、毛羽的贴伏,减少伸度,表面光滑,以承受经纱在织造过程中受到的机械作用力,使其具有良好的可织性。影响上浆的因素主要有所选浆料及上浆方法。
聚乙烯醇(以下简称为PVA)浆料对纱线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在浆纱过程仍使用PVA浆料的重要原因。但PVA浆料因其所具有的大分子结构故而存在难降解和难退浆两个“致命”的缺点,欧盟规定清洁浆料的退浆率要达到95%以上,PVA浆料明显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同时,欧美的一些国家把聚乙烯醇列为“不洁浆料”,我国近年来也提出“少用不用PVA”的倡议。
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品处理中目前仍以湿加工为主,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用水,而且高耗能。在纺织行业中,使用PVA上浆的退浆液中含有大量的不可降解的物质,如PVA。实现无PVA上浆固然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可降解浆料的排放本身也是一种污染源,退浆后被排出的浆液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同时,退浆环节普遍采取碱退浆也带来污染并消耗能源。已经有科研人员在尝试研究将退浆液中的PVA提取出来再利用,这固然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复杂的技术也带来生产上的困难和新的污染。
因此,治理纺织行业退浆液实际上是纺织领域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织浆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织浆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将纺织品使用等离子体处理后,再加入无PVA浆料上浆,然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退浆,所得的退浆液回收再利用在纺织品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无PVA浆料上浆过程;
或,
将纺织品加入含有PVA浆料上浆后,再通过等离子体处理退浆,所得的退浆液回收再利用在含有PVA浆料的上浆过程。
本发明退浆液回收再利用时,在含有PVA的退浆液加入丙烯酸、碱再上浆。
本发明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设备为低温等离子体喷枪装置。
本发明上浆浆料使用原淀粉或清洁的改性淀粉,也可以是含PVA浆料。上浆和退浆温度、压力等不受限制。上浆和退浆其它参数也不受限制。退浆液回收再利用中所加入的助剂种类和比例不受限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上浆过程可以实现无PVA上浆,在退浆过程采取等离子体处理纺织品而实现退浆节能,退浆液回收再利用实现上浆退浆的零排放,从而达到在上浆和退浆过程的节能减排效果,为循环经济和清洁纺织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温等离子体喷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包括低温等离子体喷枪装置,低温等离子体喷枪装置包括一个接地装置1,接地装置1中间设有一个石英管3,石英管3与接地装置1之间形成等离子体放电区2,石英管3内装有高压电极4,石英管3的上端与进气系统5连接。
等离子体放电区2的施加电压为5~20KV、频率为7~15KHz、电极放电间距为0.5~4mm。
进气系统5向石英管3内供入大于1个大气压的气体,进气系统5的工作载气优选氩气,也可以用其它气体,在等离子体放电区2产生等离子体,气体将等离子体喷出,喷出的等离子体焰作用于靶位上的纺织品,实现对纺织品改性。喷出等离子体束流的长度决定于放电功率、放电频率和气体流量。靶位是可以放置纺织品的平台,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绝缘的,它可以托着纺织品滚动。
实施例1
将棉纱线在常压下,使用低温等离子体喷枪装置进行辐照,辐照完后使用原淀粉95度上浆10分钟,上浆效果如强力、断裂伸长可达到含PVA浆料的上浆效果,再用低温等离子体喷枪装置进行辐照退浆,所得的退浆液回收再利用在无PVA浆料上浆过程。
实施例2
将纺织品加入含有PVA浆料上浆后,再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喷枪装置进行辐照退浆,所得的退浆液入丙烯酸、碱,再按照现有上浆常规方法加入淀粉、PVA和其它常用助剂,95度上浆10分钟,上浆效果达到含PVA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力大流量集中渗漏灌浆堵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环锭纺纱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