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码识读解码模块和手持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31043.3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6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迪;罗烽;刘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条码 解码 模块 手持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码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条码识读解码模块和手持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条码扫描器是利用光电原理将条码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信息的输入设备,常用于图书馆、医院、书店以及超级市场,作为快速登记或结算的一种输入手段,对商品外包装上或印刷品上的图像或条码信息直接阅读,并输入到联机系统中。因此,条码扫描器至少需具有识读与解码功能,而现有技术大多以条码识读模块(imaging module, imaging head)搭配解码电路板,用以实现前述功能。
现有的条码识读模块的电子电路架构,主要是使用微处理器(CPU)搭配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及快闪存储器(FLASH) 运算架构,实现对图像芯片的图像采集和条码的识别。前述架构将处理指令集合存储在快闪存储器等外部非易失性存储器上;在模块启动时,微处理器将快闪存储器中的指令集合复制到随机存取存储器中运行,或直接在快闪存储器上运行;运行过程中采集的图像、运算过程的数据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上。
因此,由于现有识读模块使用了CPU、RAM、FLASH、图像传感芯片等众多电子器件,不仅装配测试繁琐,电路板的总面积很难做到400mm2以内,且功率很难小于1.5瓦特。
现有的条码识读模块的出射光架构,主要是使用照明光源和瞄准光源,瞄准光源可使用发光二级管(LED)或激光LED投射特定图案,用以瞄准与25 定位条码等识别目标;照明光源可使用LED透射光束照射在条码等识别目标上,以利于条码识读模块采集到高质量的图像进行解码。另,瞄准光源与照明光源可位于相同电路板或是不同电路板上,并各自搭配不同的透镜结构达到聚焦或是均匀布光的效果,例如美国专利公开案US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03/0029917揭示了瞄准光源位于具有图像传感芯片的第一电路板、照明光源位于第二电路板的条码识读模块。市面上现有产品,例如Honeywell 5X80产品、Motorola SE3300产品,皆是采用相似概念设计出射光架构。
因此,由于现有识读模块使用多颗LED搭配不同透镜,作为不同光源用途,器件较多,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条码识读模块的整体结构,需要搭载图像传感芯片的电路板、光学镜头、照明电路板等组件,以便将其固定,并阻隔外界非成像的光线影响图像传感芯片成像质量。由于需要承载较多组件,甚至包括各种电路板的固定,因此整个条码识读模块的结构尺寸难以做到1000mm3以内,亦因此具有尺寸大、功耗大、器件多、成本高等缺陷,不利条码识读模块微型化设计。若需进一步将解码功能纳入解码识读模块中,形成条码识读解码模块,则更难以达到整体模块的微型化设计。
故,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条码识读解码模块难以做到极小尺寸、极低功耗、零器件最简化和极低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小尺寸、极低功耗、零器件最简化和极低成本的条码识读解码模块和手持电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条码识读解码模块,其包括一电路板、一发光光源、一异型透镜、以及一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包括一条码处理芯片与一图像传感芯片,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不同侧,其中,所述图像传感芯片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并用以采集图像,所述条码处理芯片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条码解码;
所述发光光源为发光二级管并置于所述异型透镜后方;
所述异型透镜包括一均光区域与一聚光区域,其中,所述发光光源透过所述异型透镜形成一照明图案与一瞄准图案;以及
所述支架用于承载所述电路板、所述发光光源与所述异型透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码处理芯片控制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曝光功能并控制所述发光光源的发光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光源为多晶封装发光二级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光区域为凸透镜或平凸透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均光区域位于所述异型透镜的中央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瞄准图案为长条形或圆点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瞄准图案位于所述照明图案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瞄准图案位于所述照明图案的上下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