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筒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30613.7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昆鹏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48 | 分类号: | B65H54/48;B29C45/14;B29C45/78;B29C45/77;B24B19/02;C04B35/622;C04B35/565;C04B35/58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槽筒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导纱质量优异、性能稳定的新型槽筒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槽筒适用于化纤加弹机、倒筒机、络筒机、并纱机、包覆丝机等各种纺织机械,是化纤纺织机械中控制丝饼成型及其退绕性能的关键部件。按其规格分类可分为:单头单槽、单头双槽、多头单槽以及多头双槽等,按其材料分类可分为:胶木槽筒、钢板槽筒以及铝合金槽筒等。
其中,胶木槽筒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大,毛羽丛生,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钢板槽筒采用焊接工艺进行制备,重量大,耗电量高,且在高速转动中焊口易变形、脱落、影响络纱精度;铝合金槽筒的脆性较大,槽筒受冲击时易破碎,且耐磨性和耐蚀性较差。
综上所述,市面上的槽筒性能参差不齐,综合力学性能普遍不高,有待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槽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成本适中,槽筒筒体中的导纱槽骨架与筒身结合强度高,使得槽筒在使用过程中性能更为稳定,使用寿命更为持久;特殊的导纱槽骨架结构使得槽筒可得到更为优良、稳定的导纱质量和精度。
本发明是一种槽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导纱槽骨架,b)筒体的注塑成型,c)筒体后处理,d)制备筒盖,e)装配槽筒。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导纱槽骨架为陶瓷材质,主要材质为碳化硅或氮化硅陶瓷微粉,其制备步骤包括:备料、充型、加压和高温烧结;其中,陶瓷微粉的颗粒度控制在300-350目,其内还混合定量的石墨微粉及粘土;充型压力控制在2-3MPa,烧结温度控制在1700℃-1740℃。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筒体原料选用POM,注塑过程如下:首先,将导纱槽骨架安置在注塑模具筒内,对模具筒进行整体预热,温度控制在90℃-95℃;然后,熔融POM原料,熔融温度控制在175℃-180℃;接着,进行充模,充模温度控制在165℃-170℃,充模压力控制在120-130MPa;最后,在室温中冷却。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后处理工艺包括:筒体的表面修型、清理导纱槽以及筒体的机加工;其中,筒体的表面修型是使用100号砂纸对筒体外表面进行打磨,筒体的表面粗糙度控制在12.8-16um;清理导纱槽使用刻刀,沿导纱槽边缘进行刻划,然后用砂纸打磨沟槽面,使表面粗糙度达到3.2um以下;筒体的机加工在机床上进行,分别加工出筒体两端的安装孔结构以及筒体两端内壁上的内螺纹结构。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筒盖材料选用PC,采用注塑工艺进行生产,筒盖内圈表面加工出外螺纹。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槽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成本适中,在制备过程中,导纱槽骨架与槽筒筒体的结合强度高,使槽筒在使用过程中性能更为稳定,使用寿命更为持久;同时,导纱槽骨架选用陶瓷材料,该材质确保了槽筒在导纱过程中可获得良好、稳定的导纱质量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槽筒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槽筒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导纱槽骨架,b)筒体的注塑成型,c)筒体后处理,d)制备筒盖,e)装配槽筒。
实施例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a)制备导纱槽骨架,导纱槽骨架为陶瓷材质,本实施例选用碳化硅陶瓷微粉,该材料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在1200-1400℃高温环境中使用时仍能保持高的抗弯强度;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抗氧化性、导电性和高的冲击韧度;导纱槽骨架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进行制备,制备步骤包括:备料、充型、加压和高温烧结;其中,原料为碳化硅陶瓷微粉、石墨微粉以及粘土,碳化硅陶瓷微粉的颗粒度控制在350目;将原料冲入模具型腔后加压,压力控制在2.5MPa;烧结温度控制在1720℃-17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昆鹏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昆鹏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电梯缓冲装置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驾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