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控管用长脉冲高转换效率阴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994.7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军;刘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3/05 | 分类号: | H01J23/05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郭敏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用 脉冲 转换 效率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控管的阴极,所述磁控管包括常规磁控管(magnetron)和相对论磁控管(relativistic magnetron),尤其指一种能够增加磁控管所产生微波的脉冲宽度和提高磁控管的功率转换效率的阴极。
背景技术:
输出微波脉冲宽度和微波功率提取效率是微波管的两大重要性能指标。一直以来,寻求如何不断提高这两大指标是科研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磁控管作为一种结构小巧体积紧凑的微波管器件,由一个阴极和一个角向周期分布的阳极组成。当超过阴极表面发射阈值的电压径向加载到阴阳极之间时,处于阴极上的发射极便会发射电子。所发射的电子与阴极和阳极所构成的高频谐振系统进行换能,将电子的能量转换成微波能量,最终通过辐射系统辐射出去。
目前,工作于低电压情况下的磁控管,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初步缓解了输出微波脉宽短和功率效率低的状况,然而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工作于高电压(数百千伏)、大电流(数十千安)情况下的相对论磁控管,由于工作机制和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增加输出微波脉冲宽度和提高微波功率提取效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5年10月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上的文章“Rapid Startof Oscillations in a Magnetron with a Transparent Cathode”(具有透明阴极的磁控管可以快速起振)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最新方案。文章中所提到的透明阴极由一些独立的角向分布的金属杆组成,每个金属杆上套有或整体加工有发射极,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和传统实心阴极(只有一个圆柱型金属杆,其结构见图2)相比,通过在阴极表面的角向方向增加空隙,使阴极表面的角向平均电场强度增强,而磁控管内部的角向平均电场强度恰恰和微波模式的空间增长率成正比,因此,当将传统实心阴极改为透明阴极时会提高微波模式的空间增长率从而实现增加微波脉冲宽度。按照文章中所提方法国防科大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根据文章中所给出的设计方法进行实验,发现相比传统的实心阴极,透明阴极的使用对增加微波脉宽和提高功率提取效率有效果,所得研究结果已经发表于2012年第2期的《scientific instrument review》(科学仪器评论)上,文章名“Effects of the transparent cathod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relativistic magnetron with axial radiation”(透明在轴向辐射相对论磁控管上的使用效果)。但是实验中使用透明阴极后所获得的微波脉宽和所使用的脉冲功率驱动源的电脉冲宽度相比仍然较短,并且功率提取效率只有16.7%。仔细分析后发现,文章中所提出的透明阴极和传统实心阴极相比,区别只存在于角向方向是否有空隙,没有谈及金属杆的形状或数目要求。此外,仅仅通过增加阴极表面的角向平均电场强度实际上并没有甩掉传统磁控管中的束波互作用机制,即经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在轴向磁场的作用下被动的完成与磁控管角向慢波谐振腔中的高频场换能。而这种被动换能机制恰恰最能影响束波换能的早与晚,这是因为被动换能机制无法消除电脉冲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内的不同模式竞争。当在微波产生的过程中存在不同模式竞争时,模式竞争过程势必会压缩主模存在的时间,最终体现为缩短微波脉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磁控管用长脉冲高转换效率阴极,当磁控管使用该阴极后可有效增加输出微波脉宽和有效提高功率转换效率。
本发明由金属杆、发射极、底座以及挡体构成。
底座由金属材料制成,表面为平面,主要用于固定金属杆,固定可以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插入等多种方式。
金属杆固定于底座上,其轴线与底座表面垂直。金属杆的数量n与磁控管阳极谐振腔的数量N相同,N为偶数。n根金属杆的轴线沿圆周呈角向均匀分布。所有金属杆的尺寸结构相同。金属杆的形状,可具有多项扩展设计,其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扇形、梯形、长方形或者k边形(k>3)。金属杆的角向长度l(角向长度是指横截面上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不超出磁控管谐振腔的张角θ。
发射极套于或整体加工于金属杆上,主要用于向磁控管的互作用空间发射电子。当所发明阴极用作热阴极时,发射极材料为钨丝、钼丝等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当所发明阴极用作冷阴极时,发射极材料为天鹅绒、碳纤维、石墨等非金属材料。发射极的数量i为阳极谐振腔数量N的一半,即每间隔一个金属杆放置一个发射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发泡防腐保温流体输送管道
- 下一篇:包装箱自动插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