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按键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8672.0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白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按键 控制 方法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按键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关闭和开启虚拟按键的控制方法及应用该虚拟按键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通讯产品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等这些移动通讯产品的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现在很多的手机都具有虚拟键盘,用户无需通过物理键盘即可进行信息输入。这样不仅降低了手机的硬件成本,还可方便用户的操作。
然而,当用户将手机放置于横屏或竖屏状态进行图片编辑、观看视频或者玩游戏时,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经常会误碰到虚拟按键,使得手机接收到错误的指令,导致正在执行的程序出现暂停或退出等情况,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且降低了手机的用户体验满意程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手指或触控笔误触到虚拟按键的虚拟按键控制方法。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虚拟按键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
一种虚拟按键的控制方法,其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虚拟按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电子装置上的第一按键响应被按压而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同时通过电子装置上的第二按键响应被按压而输出第二触发信号;电子装置的控制器同时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虚拟按键关闭;通过电子装置上的第一按键响应再次被按压而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同时通过电子装置上的第二按键响应再次被按压而输出第二触发信号;电子装置的控制器同时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虚拟按键开启。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显示屏、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及处理器,该显示屏上显示至少一个虚拟按键,该第一按键用于响应用户的按压而输出第一触发信号,该第二按键用于响应用户的按压而输出第二触发信号,该处理器与第一按键及第二按键同时电性连接,用于在同时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及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该虚拟按键自动关闭或开启。
上述的电子装置通过同时按压第一按键及第二按键,以分别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同时通过处理器同时接收该第一触发信号及第二触发信号,以控制虚拟按键自动关闭和开启。如此,在电子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用户可随时关闭虚拟按键,不会因误触虚拟按键而影响某一应用程序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电子装置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方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虚拟按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虚拟按键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示的电子装置100,其可为手机、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100为手机,其包括显示屏102、第一按键104、第二按键106及处理器108。
该显示屏102为一具有触控功能(例如多点触控)的显示屏,其上可以显示至少一个虚拟按键101,该至少一个虚拟按键101用于构成该电子装置的虚拟控制键盘。该虚拟控制键盘为处理器108执行的程序,是电子装置100的输入控制的虚拟延伸。用户通过触摸该虚拟按键101,可实现多种输入控制。例如,输入一段文字、暂停正在播放的音乐、关闭正在运行的游戏、或者复制一张图片。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按键104为电子装置100的电源键。通过短按(如小于0.4s)该第一按键104可以实现显示屏102的点亮与熄灭,通过长按(如大于0.4s)该第一按键104可以关闭或开启该电子装置100。在本发明中,该第一按键104用于响应用户的按压(短按)而输出一第一触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按键106为电子装置100的音量键。通过按压该第二按键106可以调节电子装置100的音量。在本发明中,该第二按键106用于响应用户的按压而输出一第二触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8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