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8666.5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邱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 cod 生物 活性炭 处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包括:
砂滤罐,该砂滤罐具有砂滤进水口及砂滤出水口,该砂滤进水口输入电镀废水,该砂滤出水口输出过滤后的电镀废水;
过水槽,具有进水端及出水端,该进水端连接该砂滤罐的砂滤出水口;
溶气压力泵,连接该过水槽的该出水端;
溶气罐,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及进气口,该溶气罐的进水口连接该溶气压力泵的输出端以部分地输入来自该溶气压力泵的进水,该进气口输入压缩空气,从而在该溶气罐内进行加压溶气;以及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该溶气罐的出水口及该溶气压力泵的输出端,以输入废水并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活性炭柱下方布置有溶气出水管,该溶气出水管上分布有小孔以排出废水及减压释放而产生的微细、粒度均匀的气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洗泵,该砂滤罐还具有砂滤反洗进水口和砂滤反洗出水口,且该该过水槽还具有反洗供水口,该反洗泵的输入端连接该反洗供水口,该反洗泵的输出端连接该砂滤反洗进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炭柱内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段模块,每一分段模块内装填有活性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分段模块上下相互间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分段模块具有可打开的上顶盖及下顶盖,该上顶盖的周围均匀安装有多个吊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该活性炭柱和该溶气出水管之间的承托层。
7.一种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经过化学沉淀的电镀废水经过一砂滤罐以去除悬浮颗粒物;
从该砂滤罐输出废水至一过水槽;
从该过水槽的输出部分废水至一溶气罐,并向该溶气罐中通入压缩空气,进行加压溶气以提高废水中空气的溶解度;
从该溶气罐输出废水,并从该过水槽输出另一部分废水至一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停留一预设时间,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其中废水进入该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活性炭柱下方的溶气出水管后,废水中加压溶入的气体减压释放而产生的微细、粒度均匀的气泡,并与废水一并从该溶气出水管的小孔排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活性炭柱中装设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段模块,每一分段模块内装填有活性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分段模块是上下相互间隔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镀废水COD的生物活性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期从该活性炭柱中取出各个分段模块,并更换最底部的一个分段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86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