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气淋的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8577.0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爱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3/00;A61P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气淋的中药制剂,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淋是中医学中淋症的一个证型。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肾虚、气化不利、下焦湿热;膀胱湿热壅盛为继发病因;感受外邪、劳伤过度、内伤七情及过食膏粱厚味内生湿热为诱发病因。临床多表现小便涩滞、淋漓不畅,少腹满胀、甚则腹痛难忍、时作时止,腰膝酸软等。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临床中通过辨证采取舒理气机、活血通淋为治疗大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气淋的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气淋的中药制剂,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石苇4份、王不留行2份、泽兰3份、益母草3份、川牛膝3份、蒲公英2份、丹参3份、元参2份、茯苓3份和郁金2份。
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称取原料,加水浸泡1小时后置多功能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取煎液。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取煎液。将两次煎液混合、过滤,热封袋中,每袋200ml,100℃高温灭菌。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石苇:利水通淋、清肺止咳。本品苦寒入血分,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热利尿而通淋。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本草纲目》“利小便,王不留行走血分,乃阴养冲任之药。”
泽兰:活血祛瘀、利尿消肿。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川牛膝: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元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以上诸药的功效及主治均参考于中医学院本科教材第六版《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气淋患者200例。
气淋的症状是:小便涩滞、淋漓不畅、少腹满闷、甚则难忍、时作时止、腰膝酸软等。
治疗方案:服用本发明汤剂,一次一袋,日服二次,40天为一疗程。
治疗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全身无阳性体征可查。
好转:主要症状如:小便涩滞明显好转,劳累后偶感小便涩滞及淋漓不畅。
无效:症状改善不显著。
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48例,占74%,好转40例,占20%,无效12例,占6%,总有效率94%。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表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具有舒肝理气、活血通淋的功效。
(2)本发明辨证准确、配伍合理、选药精良、无毒无害,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石苇4份、王不留行2份、泽兰3份、益母草3份、川牛膝3份、蒲公英2份、丹参3份、元参2份、茯苓3份、郁金2份。
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称取原料,加水浸泡1小时后置多功能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取煎液。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取煎液。将两次煎液混合、过滤,热封袋中,每袋200ml,100℃高温灭菌。口服,一次一袋,日服二次,40天为一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爱民,未经宋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8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醇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爆热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