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磷矿渣制铸造型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7010.1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安;魏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万鑫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00 | 分类号: | B22C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磷矿 铸造 型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型砂制备方法,具体属于一种掺杂磷矿渣制铸造型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铸造中用来造型的材料。型砂一般由铸造用原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加物等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型砂在铸造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型砂的质量不好而造成的铸件废品约占铸件总废品的30~50%。通常对型砂的要求是:1、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以承受各种外力和高温的作用。2、良好的流动性,即型砂在外力或本身重力作用下砂粒间相互移动的能力。3、一定的可塑性,即型砂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保持所给予的形状的能力。4、较好的透气性,即型砂孔隙透过气体的能力。5、高的溃散性,又称出砂性,即在铸件凝固后型砂是否容易破坏,是否容易从铸件上清除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杂磷矿渣制铸造型砂的方法,该型砂生产的铸件发气量小、烘干时间短、透气性好、干拉强度高,并可改善砂型的脱模性,降低浇注时对水分的敏感性,同时对铸件的粘砂、夹砂、冲砂、气孔等缺陷有显著地改善,能使铸件进一步提高光洁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掺杂磷矿渣制铸造型砂的方法,由以下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组成:改性磷矿渣粉末颗粒30-35份,草木灰颗粒20-30份,膨润土6-8 份,铸造用原砂26-28 份,萤石粉2-5 份,羧甲基纤维素3-4份,锯加工木屑1-3 份,石粉2-3,废陶瓷粉5-8,稻糠粉0.5-1 份,水90-110 份,将上述称量好的原料除草木灰颗粒外,加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加热至120-145℃,持续时间为2-3小时,然后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材料倒出,晾干或烘干并加工成粉剂,再与草木灰颗粒混合,即制得;所述的改性磷矿渣粉末颗粒是将磷矿渣粉末用20-25%盐酸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15-17%三聚磷酸钠溶液浸泡3-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经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磷矿渣粉末粒度控制为4-6mm;所述的草木灰颗粒采用草木灰加入相当于其重量5-8%的淀粉浆糊、5-9%的三聚磷酸钠粉、适量水混合后造粒即得。
所述锯加工木屑为普通木器加工厂锯加工木材时产生的木屑,粒度为40-80目。
所述稻糠粉为水稻在加工大米过程中脱去的谷壳加工而成,粒度为80-120目。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型砂性能好,具体来说,在铸造过程中,采用该型砂生产的铸件发气量小、烘干时间短、透气性好、干拉强度高,并可改善砂型的脱模性,降低浇注时对水分的敏感性,同时对铸件的粘砂、夹砂、冲砂、气孔等缺陷有显著地改善,能使铸件进一步提高光洁度。
2、所使用原料和配料无毒、无害、无污染,不采用煤粉,车间干净、污染少;采用秸秆粉料、改性淀粉等可再生原料,成本低,浇注时无刺鼻的气味,无粉状吸入物,属于新型环保铸造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掺杂磷矿渣制铸造型砂的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公斤)计的下述组分组成:改性磷矿渣粉末颗粒35份,草木灰颗粒20份,膨润土6 份,铸造用原砂26 份,萤石粉5 份,羧甲基纤维素4份,锯加工木屑1 份,石粉3份,废陶瓷粉5份,稻糠粉1 份,水90 份,将上述称量好的原料除草木灰颗粒外,加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加热至120-145℃,持续时间为2-3小时,然后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材料倒出,晾干或烘干并加工成粉剂,再与草木灰颗粒混合,即制得;所述的改性磷矿渣粉末颗粒是将磷矿渣粉末用20-25%盐酸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15-17%三聚磷酸钠溶液浸泡3-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经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磷矿渣粉末粒度控制为4-6mm;所述的草木灰颗粒采用草木灰加入相当于其重量8%的淀粉浆糊、9%的三聚磷酸钠粉、适量水混合后造粒即得;锯加工木屑为普通木器加工厂锯加工木材时产生的木屑,粒度为40-80目;稻糠粉为水稻在加工大米过程中脱去的谷壳加工而成,粒度为80-120目。使用时混入3-5%水混合即得。
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铸造型砂的工艺检测性能为:
湿压强度(MPa):0.092-0.095
透气性100
热湿拉强度(KPa):320-330
破碎指数(j) :80-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万鑫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万鑫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7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套圈提升装置
- 下一篇:操作室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