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方法及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26767.9 | 申请日: | 2012-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世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基坑 降水 处理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方法及结构,属于深基坑降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软土地基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经常影响施工和生产正常进行的一个难题。在软土地基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引起一定的地面沉降和位移是必然现象,但如何减少因降水引起的有害沉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常规的软土地基条件下深井降水,降水井滤料采用2~4cm的碎石,降水井滤层为一层0.75mm孔径的细金属丝网,外包一层棕片。由于降水井滤层、滤料与土体颗粒分布不相适应,这就会导致降水井抽水过程中,抽出大量的细土颗粒,使得周围土体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在软土地基条件下采用金属丝网做滤层,难以控制住细土颗粒被抽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方法及结构。避免降水井抽水过程中,抽出大量的细土颗粒,使得周围土体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
A、在软土地基挖一个大于井管的基坑;
B、在基坑里倒入小砾石形成底部滤层;
C、底部滤层上铺设棕片作为底部滤层保护层;
D、在底部滤层保护层上面铺设开孔底板,作为主滤层的支撑;
E、在开孔底板上放置一些用土工布包裹的细砂袋作为主滤层;
F、将井管垂直吊入井内支撑在主滤层上;
G、在井管四周与基坑的间隙内填入中砂、粗砂或小砾石,将井管挤紧;
H、将潜水泵放入井管,接好出水管和电缆。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的开孔底板采用开孔钢筋混凝土板,板上均布有小孔。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骤G中中砂、粗砂或小砾石的选配根据地层土体的颗粒粒度选择与地层土体相接近的级配。
根据前述方法构成的深基坑结构,包括基坑,基坑底部由下至上分别设有底部滤层、底部滤层保护层、井管支撑和主滤层;主滤层上设有井管,井管与基坑之间设有回填料,井管内设有潜水泵。
前述结构中,所述底部滤层为厚度为200-500mm的小砾石层。
前述结构中,所述底部滤层保护层为厚度50-100mm 。
前述结构中,所述井管支撑为厚度大于100mm的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上均布有直径大于5mm的小孔。
前述结构中,所述主滤层包括土工布口袋,土工布口袋内装有细砂。
前述结构中,所述回填料为中砂、粗砂或小砾石。
前述结构中,所述潜水泵与出水管和电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合目前土工布已有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在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中,根据地层土体的颗粒级配选择滤料的颗粒级配,以新型土工布做降水井主滤层,以棕片做滤层保护层的新型滤井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基坑、2-底部滤层、3-底部滤层保护层、4-井管支撑、5-主滤层、6-井管、7-回填料、8-潜水泵、9-出水管、10-电缆、11-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一种软土地基深基坑降水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按以下步骤施工:
A、在软土地基挖一个大于井管的基坑;
B、在基坑里倒入小砾石形成底部滤层;
C、底部滤层上铺设棕片作为底部滤层保护层;
D、在底部滤层保护层上面铺设开孔底板,作为主滤层的支撑;开孔底板采用开孔钢筋混凝土板,板上均布有小孔;
E、在开孔底板上放置一些用土工布包裹的细砂袋作为主滤层;
F、将井管垂直吊入井内支撑在主滤层上;
G、在井管四周与基坑的间隙内填入中砂、粗砂或小砾石,将井管挤紧;中砂、粗砂或小砾石的选配根据地层土体的颗粒粒度选择与地层土体相接近的级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6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