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26758.X | 申请日: | 2012-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忠;肖堃;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236 | 分类号: | H04N21/236;H04N21/2389;H04N21/4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nfc 技术 实现 互动 电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对互动数据、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分别进行编码、打包,形成相对应的互动数据PES、音频PES和视频PES ,并复用后制作成互动电视节目,通过数字电视网络传输;
B、接收终端接收互动电视节目,对互动电视节目中的音频PES、视频PES、互动数据PES进行相应的解包、解码、展现,并调整接收终端的NFC模块的模式,通过该模式传输解包后的互动数据;
C、操作终端通过其NFC模块接收所述解包后的互动数据、从该互动数据中解析出当前电视节目中的相应参与信息,根据参与信息与当前的电视节目内容进行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将电视节目中的多个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及互动数据分为多组节目数据,每组节目数据中包含一个音频数据、一帧视频数据以及一个互动数据;
A2、对每组节目数据中的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及互动数据分别进行编码、打包,形成相对应的音频PES、视频PES和互动数据PES;
A3、将所述音频PES、视频PES和互动数据PES复用为单节目传输流,再将多个单节目传输流复用为一个多节目传输流;
A4、对所述多节目传输流进行加扰、调制形成互动电视节目,并通过数字电视网络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还包括:
A21、根据节目内容的时间、在编码后的互动数据、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中分别加入对应的DTS/PTS信息进行打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接收终端接收互动电视节目;
B2、根据单节目传输流中的PSI/SI信息,对互动电视节目中的音频PES、视频PES进行解包形成相应的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对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和展现;
B3、根据DTS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对互动电视节目中的互动数据进行解包;根据PTS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接收终端的NFC模块进入P2P模式传输互动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对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时采用MPEG-2编码方案;对互动数据进行编码时采用的编码方案包括URI、文本数据、通用控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还包括:在音频PES、视频PES解包时,根据PSI/SI信息判断当前是否有互动数据PES需要解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3;否则,根据DTS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对互动电视节目中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解包;根据PTS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接收终端的NFC模块进入P2P模式传输互动数据。
7.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NFC技术实现互动电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互动电视制作模块,用于对互动数据、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分别进行编码、打包,形成相对应的互动数据PES、音频PES和视频PES ,并复用后制作成互动电视节目;
数字电视网络,用于传输互动电视节目;
接收终端,用于接收互动电视节目,对互动电视节目中的音频PES、视频PES、互动数据PES进行相应的解包、解码、展现,并调整接收终端的NFC模块的模式,通过该模式传输解包后的互动数据;
操作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解包后的互动数据、从该互动数据中解析出当前电视节目中的相应参与信息,根据参与信息与当前的电视节目内容进行互动;
所述互动电视制作模块通过数字电视网络与接收终端通讯连接,接收终端与操作终端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67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通信模块
- 下一篇:数字图像的保真度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