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胎修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26200.1 | 申请日: | 201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戴超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超豪 |
| 主分类号: | B29C73/00 | 分类号: | B29C73/00;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断胎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修补内胎采用热补和冷补两种方法。热补的工艺是:将内胎损坏处周围锉粗糙,吹净锉屑,去掉大补胶表面上的漆布贴在内胎破损部位,使穿孔处于火补胶的中心位置,然后将补胎夹对正火补胶装上,并拧紧螺杆,内胎表面要放平整,点着火补胶上的加热剂,过10~15分钟或大补胶壳冷却后,松开补胎夹,取下火补胶壳,再冷却5~10分钟,检查后达到粘结严密即可。冷补的工艺是:将内胎破损部位(20~30mm范围)锉粗糙,除去锉屑,将补胎胶布剪成圆形或椭圆形(其大小应能盖住破损处周围20~25mm),其边缘应为斜坡形,将胶布面积大的一面锉毛.将橡胶水均匀地涂在两个锉过的面上,待胶稍干后,粘在一起,用滚子滚压或锤击法使其粘平粘牢。
这些方法都是针对内胎局部的小破损进行的修补方法,如果内胎破损切口过大或内胎局部鼓包之后,上述方法就不能进行很好的修补了,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直接更换内胎,弃旧换新,增加了使用成本,浪费了资源,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不符合目前低碳节能的社会风尚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胎修补方法,能够实现对大的破损内胎进行修补,提高内胎使用寿命,低碳节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断胎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内胎损坏部分进行整段切除;
2)用一段直径相同,长度比切除段长1~3cm的内胎替换段将切除段替换;
3)将内胎替换段和内胎粘连在一起的外圈打磨,内圈外翻打磨;
4)将一段吹起的长条气球棒放入两端需要粘接的内胎内孔中;
5)将打磨部位进行涂胶;
6)将内胎替换段两端分别与内胎切断的两端对应粘合连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步骤3)打磨后的糙面纹理为:内胎替换段两端的糙面纹理倾斜度为与轴线成30~60度夹角,内胎两端的糙面纹理倾斜度为与轴线成30~60度夹角,内胎替换段与内胎粘合部分的粘合面形成交叉的网文。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步骤4)气球棒的直径大于内胎内孔的直径。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涂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用工业酒精对打磨部位进行清洗并晾干;
b)在打磨部位均匀涂上一层胶水并吹干;
c)吹干后再均匀涂上一层胶水并在空气中自然晾干。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步骤6)中粘合连接之后将粘合部位加热烘干。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打磨的深度为胎厚度的1/4~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实现对破损口较大的内胎进行修补,避免完全丢弃破损内胎,延长了内胎使用期限,降低了成本,低碳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胎修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粘合部分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胎的打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胎替换段的打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没有气球棒内置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胎和内胎替换段的粘合示意图。
其中,1、内胎替换段,2、内胎,3、粘合面,4、纹理,5、气球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图6,一种断胎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内胎2损坏部分进行整段切除;用一段直径相同,长度比切除段长1~3cm的内胎替换段1将切除段替换;将内胎替换段1和内胎2粘连在一起的外圈打磨,内圈外翻打磨;将一段吹起的直径大于内胎内孔的直径的长条气球棒5放入两端需要粘接的内胎2内孔中;将打磨部位进行涂胶;将内胎替换段1两端分别与内胎2切断的两端对应粘合连接。内胎损坏部位可能为一段或几段,需要修补时,可以切除内胎损坏的一段或几段。如图5所示,如果内胎内孔中没有气球棒,内胎与内胎替换段连接时会因凹陷而出现粘连不到的地方,导致漏气。如图6所示,在内胎2内孔中放入气球棒5,将内胎2和内胎替换段1鼓起,以便于连接处更易于粘连住,提高了粘连效果,防止粘连过程中,连接处的漏气、鼓气现象,提高了轮胎修补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超豪,未经戴超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6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设置在吸盘上的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