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26099.X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京生;赵蕊蕊;董立泉;赵跃进;刘明;刘小华;武红;袁路彬;吴铁军;魏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9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便携式 生命 体征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无线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装置。该装置应用于脉搏波、血氧饱和度及体温在内的生命体征监测,目前的生命体征测量装置,都要求监测对象都处于静止状态,该装置采用多传感器阵列结合自适应神经网络滤波算法,解决数据采集中运动干扰的问题;信号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异常信号的自动诊断和识别,大大减轻医疗人员的负担;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减少事故发生。该装置适用于监测士兵状态、救援报警以及监测普通人的安全健康状态。
背景技术
无线便携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在民用与国防两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受到各国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有美、英、法国等多个国家涉足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此类系统仍处于研制阶段,并没有大量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原因:1、便携式体征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较低,尤其在监测对象运动中稳定可靠数据的采集能力较差;2、自动诊断技术尚不成熟,无法对同时采集的大量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及时诊断。
在我军的日常体能训练当中,由于训练强度大、时间长、高温酷暑等原因,时常出现由于战士过于疲劳而导致中暑休克甚至造成非战斗减员,对训练质量影响很大。为克服上述问题,改善训练状况,本课题着重研究将无线便携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应用于部队日常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参训人员的体征监测,减少和避免训练事故。该装置既有利于提高我军训练水平,也对加强我军医疗保障能力,降低战伤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生命体征监测存在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人体的脉搏波、血氧饱和度和体温。该装置的数据采集可克服监测对象运动干扰的问题,并实现体征参数的自动诊断和识别,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对被测对象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减少事故发生。该装置适用于监测士兵状态、救援报警以及监测普通人的安全健康状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该装置包含:传感器单元、信号处理与发送单元、无线接收终端及计算机系统四部分。传感器单元利用多传感器阵列结合自适应神经网络滤波算法,采用多种光波组合的方法对监测对象的多个身体部位进行体征信号的采集,从而克服监测对象运动干扰的问题;信号处理单元将同时采集的多种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自动诊断,在发现体征信号出现异常时通过报警模块提示监测对象加以注意,同时中央处理器将采集的体征信号暂存于外挂存储器内,无线发送模块每隔一定时间就将数据发送出去;无线接收终端通过无线模块接收并处理无线发送器发来的数据,并实时转存如外挂硬盘存储器中。当有外部计算机客户端提出数据访问请求或出现数据异常情况时,中央处理器将硬盘存储器内的数据读出通过互联网接口输出至计算机客户端,由计算机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机客户端可随时访问无线接收端的数据。
有益效果
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监测对象运动干扰的问题;对体征参数异常进行自动判断和报警,可大大减少医疗人员的负担;无线传输技术对监测对象进行远程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2是信号处理模块。
图3是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目前体征测量系统的不足,本装置克服体征信号采集过程中运动干扰的问题,并能对体征信号进行自动诊断,在发生异常的时候给出报警,并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对监测对象进行远程监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
第一步,传感器单元包含多种波长的脉搏波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及信号采集电路板,传感器阵列利用多个脉搏波、血氧饱和度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滤波算法,采用多种波长组合的方法对监测对象多个身体部位进行体征信号测量,并通过信号采集电路板将体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第二步,信号处理与发送单元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液晶屏及无线传输器件组成,存储器、液晶屏和无线传输器件均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的引脚相连,首先中央处理器对传感器组采集的体征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在发现体征信号出现异常时给出警报,实现体征信号的自动诊断,与此同时,中央处理器对采集的体征数据进行存储,并将脉搏波、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体温信号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然后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将获得的体征数据发送出去。
第三步,无线接收终端由中央处理器和外挂存储器组成,外挂存储器通过导线连接到中央处理器引脚上,无线接收终端通过无线模块接收处理无线发送器发来的数据,并实时转存在外挂硬盘存储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北京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6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