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护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6022.2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护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筑材料用具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改进型的高强度建筑用护角。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中的边角都是采用水泥包沙角的手工施工方法,它是以一根长木条压住墙面转角一方,另一方以水泥沙浆涂覆于墙体,再来一遍相反的操作,即完成了边角初坯的施工,然后以一种垂直状的转角抹刀粉刷其墙角,使其保持一垂直度。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其包沙角的涂覆作业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因此对施工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垂直失准或墙角凹凸不平的情形发生,而且既费时又耗损大量木材,制成的边角牢度差,一不小心碰撞即成缺角,很不雅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护角,通过对传统的护角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建筑边角的垂直度和牢固性,且施工操作简便快捷,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用护角,包括第一护角板、第二护角板和棱边,所述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的侧边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的连接处沿轴向设置有棱边,所述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上均设有若干粘结孔和加强筋,所述棱边上安装设有圆弧条,所述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的两侧设有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的边缘连接有镶嵌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之间的连接角度为70-1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孔均分布于若干轴线上,所述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加强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结构由若干条状物交错布置形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对传统的护角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建筑边角的垂直度和牢固性,且施工操作简便快捷,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用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护角,它主要包括第一护角板100、第二护角板100和棱边300,所述第一护角板100和第二护角板200的侧边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护角板100和第二护角板200的连接处沿轴向设置有棱边300,所述第一护角板100和第二护角板200上均设有若干粘结孔210和加强筋220,所述棱边300上安装设有圆弧条,所述第一护角板100和第二护角板200的两侧设有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的边缘连接有镶嵌组件。
经过大量的实际应用证明,所述第一护角板100和第二护角板200之间的连接角度为70-130°时效果最好。
为了提高建筑边角的垂直度和牢固性,所述粘结孔均分布于若干轴线上,所述轴线之间设置有一加强筋。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结构由若干条状物交错布置形成。
本发明通过对传统的护角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建筑边角的垂直度和牢固性,且施工操作简便快捷,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未经常熟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6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