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5044.7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涛;杨晓强;杨贺;刘生丞;范天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E03B11/10 | 分类号: | E03B11/10;E03C1/12;E03C1/1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建筑 排水 能量 高层建筑 辅助 供水系统 | ||
1.一种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它包括串联设置的低区水箱(1A)、中区水箱(2A)和高区水箱(3),所述低区水箱、中区水箱分别设有低区增压水泵(1B)和中区增压水泵(2B),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高区排水立管(4A)、中低区排水立管(4B)和压力供水罐(6);所述压力供水罐内由隔膜(6B)分隔为内腔(6D)和外腔(6E);在高区排水立管(4A)与中低区排水立管(4B)之间设置生活废水缓冲箱(5),生活废水缓冲箱高于中区水箱(2A),生活废水缓冲箱底部设有排水管(15),排水管经电磁三通阀(7)与压力供水罐(6)的内腔(6D)连通;所述低区水箱经第一止回阀(10A)、第一闸阀(10B)与压力供水罐(6)外腔(6E)的进口连通,压力供水罐(6)外腔出口经第二止回阀(11A)、第二闸阀(11B)与中区水箱连通,压力供水罐(6)高度低于低区水箱(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供水罐(6)内设置的隔膜(6B)为褶皱隔膜,所述隔膜(6B)展开后面积与压力供水罐(6)内表面积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供水罐(6)上部设有连通内腔(6D)的内腔自动排气阀(6A)和连通外腔(6E)的外腔自动排气阀(6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设有排水横干管(13),所述电磁三通阀(7)的两个通道一个将排水管(15)与压力供水罐(6)的内腔(6D)连通,另一个将排水横干管(13)与压力供水罐(6)的内腔(6D)连通,排水横干管(13)经顺水三通(14)与中低区排水立管(4B)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区排水立管(4A)下端连通生活废水缓冲箱(5),所述生活废水缓冲箱上部设有溢流口(16),溢流口与中低区排水立管(4B)的上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5)上设有电接点压力表(8),所述电接点压力表(8)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三通阀(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区水箱设有溢水管(17),溢水管(17)连通低区水箱(1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利用建筑排水能量的高层建筑辅助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废水缓冲箱底部设有过滤器(12),排水管(15)上端连通过滤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50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偏光镜片及其模具
- 下一篇:一种利用碳还原法生产高纯金属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