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杯杯体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4570.1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斌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杯杯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杯杯体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是常用的小家电之一,用于对水进行加热,同时又可作为水的容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电水壶的壶底设有电加热装置,较早以前,该加热装置为一电热管,自容器底部向上凸伸于容器内,以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作为发热部件的电热管完全裸露于水中,容易因受到腐蚀而生锈,最后损坏而无法使用,并且影响卫生。针对上述问题,业内的设计者设计出了加热面为平面状的电加热装置,其平面状的加热面形成加热容器的底部,直接与水接触对其进行加热。因此,电加热装置和容器之间的密封性为体现电水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升,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护自己身体需要,对产品要求进一步提高。每年全球电水壶产量大约在1亿个左右,其中,塑料水壶占48%、金属水壶占46%,而玻璃水壶产量不到10%。塑料水壶的塑料长期使用容易分解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金属水壶其中大部分是不锈铁或含锰元素的材料,对人体也有害。
现有技术多数采用在玻璃大身与发热盘之间打胶水连接密封,如:中国专利号ZL200720171554.3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水壶,包括上部与下部均开口的壶身及连接于壶身下部开口内的发热盘、可任意旋转的电连接器和水壶的电加热连接底座,所述壶身通过耐高温无毒粘胶连接在发热盘上,所述发热盘上设有温度探测与控制调节装置和水位探测装置。此类结构打完胶水后需要放置5-7天凝固,而且胶水有异味,工艺复杂效率低、人工贵成本高、场地大且需无尘处理。由于发热盘与壶身下部开口内打胶水无压力连接,发热盘与底座连接时被下拉受力,水壶长期使用时胶水因高温与低温不断变化而老化松动,产生漏水的质量问题。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方便、美观实用、安全可靠地一种玻璃杯杯体及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设计的一种玻璃杯杯体上、下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杯杯体开口处设置有光滑的滚圆收口边,滚圆收口边高出玻璃杯杯体内、或外壁。
所述滚圆收口边的横剖面为圆弧面,圆弧一端与玻璃杯杯体连接。
所述圆弧面的旋转弧面角度B大于180°。
所述圆弧面的横剖面直径或宽度大于玻璃杯体的壁厚,圆弧面的最高点与玻璃杯杯体内、或外壁形成一个高度差的台阶或面,高度大于0.3mm,高度差的台阶或面加强玻璃杯杯体开口处的工作强度,安装硅胶密封圈、发热盘时不易被挤压开裂。
所述玻璃杯杯体下部开口设置向内弯曲的台阶部和连接设置在台阶部下方的滚圆收口边,滚圆收口边不会划伤硅胶密封圈或生产工人的手指。
所述玻璃杯杯体下部开口设置硅胶密封圈、发热盘,硅胶密封圈将玻璃杯杯体下部滚圆收口边和发热盘包裹连接密封,或者,硅胶密封圈设置在玻璃杯杯体下部滚圆收口边与发热盘之间连接挤压密封。
所述玻璃杯杯体上部开口设置滚圆收口边,滚圆收口边设置倒水口、或滚圆收口边密封连接倒水口件。
所述玻璃杯杯体上部开口设置滚圆收口边,滚圆收口边的上部设置上盖与之盖合。
一种玻璃杯杯体的及其方法:
玻璃杯杯体采用吹制工艺,玻璃杯杯体吹制成型后将上、下端切成开口,切割方法为火焰切割、金刚石切割或激光切割,切割完成后再用火焰烧烤收边成滚圆收口边。
将硅胶密封圈套于发热盘外围,形成硅胶密封发热盘,硅胶密封发热盘通过玻璃杯杯体下部滚圆收口边开口,被顺滑强压到玻璃杯杯体的下开口位连接密封。
玻璃杯杯体下部滚圆收口边为圆滑状态,与硅胶密封发热盘安装时不会划伤硅胶密封圈或生产工人的手指,安全可靠不产生漏水的硅胶密封圈划痕。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作工序少,装配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延长,安全卫生,外观美观优雅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玻璃杯杯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玻璃杯杯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第三实施例玻璃杯杯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玻璃杯杯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实施例中玻璃杯杯体与密封圈和发热盘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密封圈与发热盘装配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斌,未经周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4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