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组压光处理的用于液体吸收的薄型无尘纸、其制造方法及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23941.4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任继春;冯勋旺;马克·纽曼;柳瑞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爱(中国)膨化芯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B32B27/12;A61F13/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光 处理 用于 液体 吸收 薄型无尘纸 制造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无尘纸,为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结构包括:
(1)第一层,其包括纤维素纤维、以及可选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高分子吸水纤维、双组分复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2)能与第一层液体连通的第二层,其包括纤维素纤维、以及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或高分子吸水纤维;
(3)能与第二层液体连通的第三层,其包括纤维素纤维和双组分复合纤维、以及可选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或高分子吸水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纸的第一层还复合有底衬层,和/或第三层还复合有表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衬底层和表面层为0~40份,所述第一层为18~40份,所述第二层为20~40份,所述第三层为20~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纸中双组分复合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2%;优选0.8~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所述第一层包括20~100%的纤维素纤维、0~80%的高分子吸水树脂、0~80%的高分子吸水纤维以及0~10%的双组分复合纤维;所述第二层包括30~90%的纤维素纤维、10~70%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或高分子吸水纤维;所述第三层包括30~99%的纤维素纤维、0.5~10%的双组分复合纤维、0~60%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或高分子吸水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衬层或表面层选自卫生纸、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热轧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选自经过处理或未经过处理的绒毛浆、针叶木浆、阔叶木浆、草浆、化学浆、化学机械浆、热机浆的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素纤维的纤维长度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复合纤维选自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双组分复合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6mm,纤度为1.5~17分特。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选自聚丙烯酸酯、淀粉接枝共聚物、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皂化了的丙烯酸酯-乙烯系共聚物、改性的交联聚乙烯醇、中和了的交联聚丙烯酸、交联聚丙烯酸盐、水解了的淀粉-丙烯睛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吸水纤维选自羧甲基化改性纤维素类、不饱和羧酸类、聚丙烯腈类或改性聚乙烯醇类的高分子吸水纤维,所述高分子吸水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6mm,纤度为3~17分特。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无尘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15~40℃的温度以及50~8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采用气流成型和真空抽吸方法依次形成所述无尘纸的层状结构;将所得层状结构进行预热压处理;预热压处理后再进行2~4次压光处理;最后进行卷绕即得所述无尘纸;
优选地,所述压光处理的温度为90~180℃,压力为60~130N/mm线压力;
优选地,所述预热压处理的温度为60~100℃,压力为15~45N/mm线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光处理采用一组成对压光辊,所述压光辊选自光辊或压花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光处理之后还可以采用干燥箱进行烘干固化,所述烘干固化的温度为120~170℃,时间为0.06~0.6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爱(中国)膨化芯材有限公司,未经博爱(中国)膨化芯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9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后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维护的气雾剂给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