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支撑集驱动稀疏编码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23889.2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敏;江俊君;董小慧;韩镇;陈军;陈亮;方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G06T5/5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严彦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支撑 驱动 稀疏 编码 图像 分辨率 重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支撑集驱动稀疏编码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输入低分辨率人脸图像,对输入的低分辨率人脸图像、低分辨率训练集中的低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以及高分辨率训练集中的高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划分相互重叠的图像块;
步骤2,对于低分辨率人脸图像每一个位置上的图像块,算出在支撑集驱动稀疏编码下由低分辨率训练集中所有低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该位置上的图像块对它进行线性重建时的编码系数;
步骤3,对于低分辨率人脸图像每一个位置上的图像块,把所有低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的图像块替换为位置对应的高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的图像块,用步骤2所得编码系数加权合成相应的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块;
步骤4,将步骤3合成所得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块按照在人脸上的位置融合,得到一张高分辨率人脸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支撑集驱动稀疏编码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记输入的低分辨率人脸图像为X、低分辨率人脸图像X中某一位置的图像块为x,高分辨率训练集中各高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分别与x对应位置的图像块构成图像块集Dh,低分辨率训练集中各低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分别与x对应位置的的图像块构成图像块集Dl;低分辨率训练集中低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的个数和高分辨率训练集中高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的个数相同,记为N;
步骤2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编码系数:
其中,||w||1,a为权重稀疏项,图像块集Dl=[dll,…,dli,…,dlN],1≤i≤N,Dl的每一列为一个样本dli,由一个低分辨率人脸样本图像中与x相同位置的图像块的像素值组成,w为长度为N的编码系数,w=[w1,…,wi,…,wN]T,wi为样本dli对应的系数,返回关于变量w的函数在得到最小值时w的取值表示欧氏平方距离;
所述权重稀疏项||w||1,a的定义为:
在此式中,|wi|为wi的绝对值,ai是编码系数wi的权重,T是编码系数w的支撑集;
所述支撑集T的定义如下:
T=supp(dist|k)
其中,dist是一个N维向量,disti=||x-dli||2,1≤i≤N,dist|k指的是dist中最小的k项,sup p(dist|k)是组成这些最小k项的索引的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8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花塞
- 下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及盖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