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的缓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23857.2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秀江;陈庚金;赵乙璇;王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3/20 | 分类号: | E05F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缓冲 装置 | ||
1.一种铰链的缓冲装置,该铰链包括一铰链杯、一铰链臂、至少一弹簧、及一缓冲装置;该铰链杯包含一容室;该铰链臂枢接该铰链杯;该弹簧安装在该铰链杯的容室内,且在该铰链杯相对该铰链臂枢转而闭合时提供一闭合的弹力;该缓冲装置包括一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一保持座,固定地安装在该铰链杯的容室内,该保持座具有一通道供该阻尼器设置在内;
所述阻尼器,安装在该保持座的通道内而对应于该铰链臂,且该阻尼器具有一活塞杆;以及
一调整件,活动地安装在该保持座,且该调整件具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是朝该保持座伸入而对应于该阻尼器的活塞杆;
其中,该调整件相对于该保持座位移至一第一位置时,该调整件的突出部对准于该阻尼器的活塞杆,而当该铰链杯相对该铰链臂闭合时,该阻尼器被该铰链臂推抵位移,使该阻尼器的活塞杆抵于该调整件的突出部而内缩产生缓冲作用;
其中,该调整件相对于该保持座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时,该调整件的突出部自该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对应位置移开,而当该铰链杯相对该铰链臂闭合时,使该阻尼器的活塞杆无法抵于该调整件的突出部来产生缓冲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具有一卡掣凸体,该保持座具有一上部,该上部的周缘具有一第一抵接部及一第二抵接部,该调整件相对于该保持座位移至该第一位置时,该调整件的卡掣凸体抵于该保持座的第一抵接部,该调整件相对于该保持座位移至该第二位置时,该调整件的卡掣凸体抵于该保持座的第二抵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的第一抵接部是一固定的接触面,该第二抵接部是一弹力卡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件连接在该保持座与该调整件之间,使该调整件能响应该弹性件的弹力而自动保持于该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设置一第一勾部,以及该调整件设置一第二勾部,该弹性件是勾挂在该第一勾部与该第二勾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均是一弹力卡榫。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具有一下部,该下部的周缘具有一弧型轮廓的唇段,该保持座还具有一本体部延伸连接在该上部与该下部之间,该调整件包含一上支架、一下支架、及一侧板延伸连接在该上支架与该下支架之间,该调整件以该上支架抵于该保持座的上部,且该调整件的下支架抵于该保持座的下部的唇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上支架还包含一操作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的上部具有一第一标示及一第二标示,且该调整件的上支架具有一尖端部,该调整件相对于该保持座位移至该第一位置时,该尖端部是对应于该第一标示,该调整件相对于该保持座位移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尖端部是对应于该第二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示是ON的文字描述,该第二标示是OFF的文字描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的通道的内壁具有一线性导引段,该阻尼器具有一挡部对应于该通道内的导引段的一端而能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杯的的容室具有一对相互对应的定位孔,该保持座的两侧各具有一卡体,每一卡体对应于该定位孔卡入,而使该保持座固定于该铰链杯的的容室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杯的容室由一对侧壁、一底壁、一前端壁、及一后端壁共同定义,该前端壁是延伸连接在该对侧壁的前端,该后端壁是延伸连接在该对侧壁的后端,且该铰链杯的该对侧壁具有一对相互对应的轴孔相邻于该前端壁,以及,该铰链臂包含一对凸轮部、及一轴套部连接在该对凸轮部之间,该铰链臂还藉助一轴件穿过该侧壁的轴孔与该铰链臂的轴套部,而使该铰链臂相对该铰链杯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8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