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率平坦性衰落信道下多中继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3550.2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于舒娟;陆峰;张昀;蒋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34 | 分类号: | H04W52/34;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平坦 衰落 信道 中继 最优 功率 分配 方法 | ||
1. 一种频率平坦性衰落信道下多中继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是:针对频率平坦信道衰落情况下的两跳并行直接放大型中继网络,并考虑节点自身的电路处理功率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混合功率约束下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法;其中,混合功率约束是指同时具有上下限约束的中继独立功率约束和中继和功率约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数据由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过程中,在第一时隙中,源节点向全部中继节点发射信号,目的节点处于关闭状态;
B. 在后续的 个时隙中,源节点处于关闭状态,每个时隙只有一个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传数据,其余的个中继节点都处于关闭状态;个中继节点依次向目的节点传输数据;经过个时隙后,全部中继节点都与目的节点完成一次通信,且每次中继只通信一次;第个中继工作时,它先对接收到的信号做功率放大,再将放大后的信号往目的节点传输,其中,为时隙的个数,表示接收信号,;
C. 经过时隙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可以看成是一个单输入多输出系统;
D. 关于第个中继,假设源节点发送功率固定为,每个中继受同时带上下限的独立功率约束,用表示中继的和功率约束,代表第中继的下限功率约束,代表第中继的上限功率约束,同时满足和功率约束和独立功率约束的条件下,求中继最优功率分配策略,则化简公式如下,记
,,
其中表示中继节点的序数,表示第个中继节点的发送功率;为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系数;表示信号方差;表示噪声的方差;代表第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系数;表示全部中继的索引集,即;
定义如下函数:
则,上述功率优化问题表示为:
表示的估计值;整理变形得
其中表示的估计值,,,;
E. 假定目的节点知道源节点的信号发送功率,全部噪声分量的方差;先在目的节点求解上式,然后求解相应的功率放大因子,最后,目的节点将功率放大因子无失真地反馈给相应的中继;
F. 因目标函数关于自变量()在 上呈单调递增,故需要分以下三种情况来求最优解:
①. 如果,那么约束不起作用,又由于关于每一个自变量单调递增,因此最优解是;
②. 如果,则约束条件不起作用;
③. 如果则所有约束共同起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35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恢复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脱氧剂中游离碳及碳化硅的测定方法